日本电子博物馆数字技术发展
日本电子博物馆数字技术发展
日本的“公立博物馆”指的是地方公共团体设置的博物馆,“私立博物馆”指的是日本《民法》第43条中法人、宗教法人等所设置的博物馆。 社会功能日益弱化引忧虑 于是,越来越多的公立博物馆,开始了管理委托制度下的“公设民营”式的经营。采用指定管理者经营模式对于博物馆提高运营效率、扩大向地方社会和市民的开放以及有效利用馆内藏品等方面,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从长远看,却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指定管理者都有任期,在任期间负责博物馆的业务经营,任期一旦结束,便完全成了“外人”。因此,一般情况下,指定管理者缺乏对博物馆的长远规划。此外,由于优先考虑经济效益,过度重视门票及参观者的其他消费收入,也会影响到博物馆的资料收集、保管和调查等基本业务。 这样一来,作为进行学术、艺术和文化的积累与普及的公益设施的博物馆,在优先考虑经济效益的改革影响下,其社会功能日益弱化,引起日本学术界的广泛忧虑。 博物馆协会推出新举措 每年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从2002年起,日本便致力于“国际博物馆日”的相关活动。2007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人类共同的遗产”,2008年主题则是“为社会变化与发展做贡献的博物馆”。“日本博物馆协会”在文部科学省的后援支持下,以博物馆为文化创造和发展的据点,结合每年的不同主题,采用展示、体验、举办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向社会各阶层推广普及博物馆文化。2008年5月18日起,位于东京上野地区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国立科学博物馆、国立西洋美术馆等,开始实施“常设展”的免费制度。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加盟其中,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及动物园等公共设施,也计划在每年5月黄金周期间,推行免费供公众参观游览一个月的尝试。 电子博物馆应运而生 目前,日本的电子博物馆分三种:一是“电子保管库(Digital Archive)”,指的是运用数码技术,将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以数据库的形式加以保存。有些企业和机构也有自己的电子保管库,如“电子保管库推进协议会”“关西电子保管库”等。二是“电子博物馆(Digital Museum)”,指的是通过运用电子保管技术,将现实中的博物馆资料数字化,并作为展示物在互联网上公开数据和资料。有时候也包括个人及企业等组织在网络上制作的资料库。例如“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静冈县立美术馆”等。三是“虚拟博物馆(Virtual Museum)”,指的是运用3D技术将现实中博物馆的体验设计成虚拟世界中体验的电子博物馆,例如“水母水族馆”“石川县立历史博物馆”等。 相比传统的博物馆,电子博物馆具有3个显著优势: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对收藏品加以公开;可以跨越国境,也可在避免受到损害的前提下,对所有“访问者”敞开大门;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览。 但是,电子博物馆也同样存在不少现实问题。由于对外公开的都是数字化的资料,很容易被复制,著作权、肖像权、所有权等相关权利容易受到不法侵害。为此,日本相关部门也在考虑通过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补充制定,来有效规避文化遗产保护的“盗版”行为,另外还考虑引进专用软件,对信息的获取采取限制、收费等手段加以完善。但对此民间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毕竟,在网络时代下,过度的管制有可能延缓甚至挫伤电子博物馆发展的积极态势。 >>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