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高等院校

鲁东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3日 点击数: 字号:
项,参与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主持校基金课题1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13.5万余元。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美国数学物理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31篇,被国际SCI、EI、ISTP收录8篇。主编教材4部,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从事基础数学研究与教学的教授、博士有5人。   赵玉松教授,主要从事解析函数论和非线性泛函算子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范永顺教授,学科教学论硕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理论   与方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唐瑞娜教授,主要从事基础数学函数论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杨振光教授,全国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数学与信息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代数学的教学与研究。   贾玲博士, 2006年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Hopf代数、弱Hopf代数的研究。   程学汉博士,2006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矩阵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教学改革

  近几年,学院进一步落实“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按一个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院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以及应用数学方法、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就业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1、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构建了充分体现办学理念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学院采用“2+2”培养模式和“暑期小学期”制。为培养学生的数学与计算机综合素养,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专业的基础课打通,前两年实行统一的平台课,强化数学、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第三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学院各专业开设了多方向选修课,同时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课程学习,构建知识体系和职业生涯设计,为就业和升学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平台和选修模块,培养了学生跨学科专业选择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择业自主权。   学院利用暑假“小学期”为学生提供了五种类型的科技活动。即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科技创新研讨班、课程讨论班和提高班、专题设计学习与专业技能培训班、社会实践等。在班主任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志愿参加,为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

2、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通过组织教师研讨、交流、听报告,组成教学改革师资队伍,认真将教改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引导教师不断加强学习,调整知识结构,打通专业课之间的沟通渠道,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使数学类课程形成有机的整体,让学生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使之融会贯通。同时,将数学知识、实际问题与计算机应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了解数学在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科学中的应用背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应用”的感情。例如: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数学主干课程中,不同程度地开设一些“窗口”,使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方法、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数学建模活动

  近三年来,该院通过组织鲁东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以及组织鲁东大学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山东省一等奖22项,二等奖17项的优异成绩。特别是2006年,所获得的成绩,名列山东省高校首位。为巩固和扩大教学改革成果,学院进一步加强了数学建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成立了讨论班,组织年轻教师进行研讨。每学期春季,面向全校学生专门开设了数学建模公选课,吸引近千名学生选修,使许多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该院的
共4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33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