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皇宫博物馆
1934年,溥仪在所谓的“友善”邻邦日本的扶植下,再披龙袍,登基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刚刚“荣登大宝”的溥仪急不可耐的要去向他的日本主子“叩首谢恩”。日本出于加强对伪满殖民统治的需要,也对溥仪的这次造访极为用心,在访问期间“陪吃、陪喝、陪玩”,也算是尽到了“地主之谊”。
溥仪本人对这次“国事活动”甚为满意。归国途中,伪满洲国总务厅长远藤柳作来到“皇帝”面前,提出“依卑职拙见,圣上回国后应发表一篇诏书,以感谢大日本帝国的援助,也把这种精神昭告满洲人民”。溥仪一听,连连点头,认为所言极是,于是便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回到“首都”长春后,溥仪就下令国务总理郑孝胥拟写一篇“访日诏书”,并请日本人过目。
作为满清遗老的代表人物,郑孝胥写起这种阿谀谄媚的诏书来,那可是得心应手。当这篇初稿被呈送给伪满洲国真正的“领导”、日本人吉冈安直的面前时,小鬼子非常满意,只提出一点修改意见,就是一定要在诏书中加上“与日本天皇精神如一体”、“一心一德”这样的字眼。溥仪立刻亲自执笔,将吉冈安直的这句话加了进去,《回銮训民诏书》就这样出笼了。
以下便是当年诏书的全文:
"朕自登极以来,亟思躬访日本皇室,修睦联欢,以伸积慕。今次东渡,宿愿克遂。日本皇室,恳切相待,备极优隆,其臣民热诚迎送,亦无不殚竭礼敬。衷怀铭刻,殊不能忘。深维我国建立,以达今兹,皆赖友邦之仗义尽力,以奠丕基。兹幸致诚悃,复加意观察,知其政本所立,在乎仁爱,教本所重,在乎忠孝;民心之尊君亲上,如天如地,莫不忠勇奉公,诚意为国,故能安内攘外,讲信恤邻,以维持万世一系之皇统。朕今躬接其上下,咸以至诚相结,气同道合,依赖不渝。朕与日本天皇陛下,精神如一体。尔众庶等,更当仰体此意,与友邦一心一德,以奠定两国永久之基础,发扬东方道德之真义。则大局和平,人类福祉,必可致也。凡我臣民,务遵朕旨,以垂万□。钦此!"
《回銮训民诏书》一经布告天下便被奉为伪满洲国的第一诏书,东北百姓必须天天背诵。它不但是日本人借伪满政权推行奴化教育的帮凶,而且也成了用来镇压反抗的司法根据。东北人民任何形式的对抗都会被当局冠以“违犯诏书某某条款”的罪名而遭治罪,期间受害的无辜百姓不计其数。
宣统帝溥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胞弟载沣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大臣将此事告知光绪皇帝后,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又让自己的亲弟弟监国,光绪皇帝十分满意。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初次登上了清朝王朝末代皇帝的宝座,即位时仅3岁。生卒(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第十一个皇帝(由于大清朝是从皇太极开始算起的,努尔哈赤的时候是后金),通称宣统皇帝,或末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英文名henry,满族。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咸丰帝之弟淳贤亲王)之孙、载沣(醇亲王)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荣禄之女)。光绪(伯父)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满洲国解体。1945年8月16日,溥仪被日本关东军挟持,准备去日本。在沈阳东塔机场候机时,为空降的苏联红军逮捕。溥仪被带到苏联境内,先后被拘押在赤塔、伯力监狱。然而,在拘留所里受到优厚的待遇,令溥仪多次上书向苏联表示愿意永久居留苏联。
苏联拘押期间,曾作为证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言中,声称自己在任满洲国皇帝期间,完全为日本占领当局摆布,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做为满洲国元首相应的权力和尊严,是自己被日本关东军胁持到东北的。但是,被转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溥仪承认由于惧怕日后被中国政府追究,作证时将部分责任推卸给日本方面(含如何到达东北),在部分涉及双方责任的地方皆有所保留。
二战后,溥仪被定性为战犯。1950年8月,溥仪与其他“满洲国”战犯,经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陆续在哈尔滨战犯管理所和抚顺战犯管理所受到约十年的再教育与思想改造。此时,他的编号是981,受到了约十年的“革命教育”与“思想改造”。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院工作。1964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始终未能留下后代。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候。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逝世。享年62岁。
溥仪的遗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规火化,而不是他的祖先的遗体所采取的的土葬。火化后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时任总理周恩来指示移放于正室.
1980年5月29日,即溥仪去世13年后,中国政府为溥仪举行了追悼会。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仪的遗孀获准将他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华龙陵园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的公墓。
溥仪生前就有入土为安的愿望,清西陵也是溥仪生前就确定了的葬身之所。溥仪葬入此陵园,是他的第五个妻子李淑贤的精心安排,也是由他的妻子李淑贤亲自主持办理的。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女士去世。
爱新觉罗·溥仪
年号:宣统
庙号:宪宗(恭宗)
谥号:襄皇帝(愍皇帝)
在世:1906年—1967年(62岁)
在位:1908年—1912年2月12日(3年)
1917年7月1日—7月12日张勋复辟(12天)
1932年3月1日—1934年2月28日任伪满洲国执政(3年)
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为伪满洲国皇帝(11年)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但保留非统治皇帝的名义,溥仪退居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宣告了清朝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1917年,溥仪来到天津。6月,张勋带领辫子军入京,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一起,在7月1日宣布溥仪复辟。12日,在全国一片声讨中,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期间曾有一架共和飞机在紫禁城上空投下小炸弹而导致轻度损坏。这被认为是东亚第一次空袭轰炸。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
溥仪本人对这次“国事活动”甚为满意。归国途中,伪满洲国总务厅长远藤柳作来到“皇帝”面前,提出“依卑职拙见,圣上回国后应发表一篇诏书,以感谢大日本帝国的援助,也把这种精神昭告满洲人民”。溥仪一听,连连点头,认为所言极是,于是便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回到“首都”长春后,溥仪就下令国务总理郑孝胥拟写一篇“访日诏书”,并请日本人过目。
作为满清遗老的代表人物,郑孝胥写起这种阿谀谄媚的诏书来,那可是得心应手。当这篇初稿被呈送给伪满洲国真正的“领导”、日本人吉冈安直的面前时,小鬼子非常满意,只提出一点修改意见,就是一定要在诏书中加上“与日本天皇精神如一体”、“一心一德”这样的字眼。溥仪立刻亲自执笔,将吉冈安直的这句话加了进去,《回銮训民诏书》就这样出笼了。
以下便是当年诏书的全文:
"朕自登极以来,亟思躬访日本皇室,修睦联欢,以伸积慕。今次东渡,宿愿克遂。日本皇室,恳切相待,备极优隆,其臣民热诚迎送,亦无不殚竭礼敬。衷怀铭刻,殊不能忘。深维我国建立,以达今兹,皆赖友邦之仗义尽力,以奠丕基。兹幸致诚悃,复加意观察,知其政本所立,在乎仁爱,教本所重,在乎忠孝;民心之尊君亲上,如天如地,莫不忠勇奉公,诚意为国,故能安内攘外,讲信恤邻,以维持万世一系之皇统。朕今躬接其上下,咸以至诚相结,气同道合,依赖不渝。朕与日本天皇陛下,精神如一体。尔众庶等,更当仰体此意,与友邦一心一德,以奠定两国永久之基础,发扬东方道德之真义。则大局和平,人类福祉,必可致也。凡我臣民,务遵朕旨,以垂万□。钦此!"
《回銮训民诏书》一经布告天下便被奉为伪满洲国的第一诏书,东北百姓必须天天背诵。它不但是日本人借伪满政权推行奴化教育的帮凶,而且也成了用来镇压反抗的司法根据。东北人民任何形式的对抗都会被当局冠以“违犯诏书某某条款”的罪名而遭治罪,期间受害的无辜百姓不计其数。
四、 伪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宣统帝溥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胞弟载沣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大臣将此事告知光绪皇帝后,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又让自己的亲弟弟监国,光绪皇帝十分满意。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初次登上了清朝王朝末代皇帝的宝座,即位时仅3岁。生卒(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第十一个皇帝(由于大清朝是从皇太极开始算起的,努尔哈赤的时候是后金),通称宣统皇帝,或末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英文名henry,满族。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咸丰帝之弟淳贤亲王)之孙、载沣(醇亲王)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荣禄之女)。光绪(伯父)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满洲国解体。1945年8月16日,溥仪被日本关东军挟持,准备去日本。在沈阳东塔机场候机时,为空降的苏联红军逮捕。溥仪被带到苏联境内,先后被拘押在赤塔、伯力监狱。然而,在拘留所里受到优厚的待遇,令溥仪多次上书向苏联表示愿意永久居留苏联。
苏联拘押期间,曾作为证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言中,声称自己在任满洲国皇帝期间,完全为日本占领当局摆布,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做为满洲国元首相应的权力和尊严,是自己被日本关东军胁持到东北的。但是,被转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溥仪承认由于惧怕日后被中国政府追究,作证时将部分责任推卸给日本方面(含如何到达东北),在部分涉及双方责任的地方皆有所保留。
二战后,溥仪被定性为战犯。1950年8月,溥仪与其他“满洲国”战犯,经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陆续在哈尔滨战犯管理所和抚顺战犯管理所受到约十年的再教育与思想改造。此时,他的编号是981,受到了约十年的“革命教育”与“思想改造”。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院工作。1964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始终未能留下后代。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候。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逝世。享年62岁。
溥仪的遗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规火化,而不是他的祖先的遗体所采取的的土葬。火化后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时任总理周恩来指示移放于正室.
1980年5月29日,即溥仪去世13年后,中国政府为溥仪举行了追悼会。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仪的遗孀获准将他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华龙陵园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的公墓。
溥仪生前就有入土为安的愿望,清西陵也是溥仪生前就确定了的葬身之所。溥仪葬入此陵园,是他的第五个妻子李淑贤的精心安排,也是由他的妻子李淑贤亲自主持办理的。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女士去世。
爱新觉罗·溥仪
年号:宣统
庙号:宪宗(恭宗)
谥号:襄皇帝(愍皇帝)
在世:1906年—1967年(62岁)
在位:1908年—1912年2月12日(3年)
1917年7月1日—7月12日张勋复辟(12天)
1932年3月1日—1934年2月28日任伪满洲国执政(3年)
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为伪满洲国皇帝(11年)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但保留非统治皇帝的名义,溥仪退居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宣告了清朝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1917年,溥仪来到天津。6月,张勋带领辫子军入京,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一起,在7月1日宣布溥仪复辟。12日,在全国一片声讨中,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期间曾有一架共和飞机在紫禁城上空投下小炸弹而导致轻度损坏。这被认为是东亚第一次空袭轰炸。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