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
不过2亿多吨。到那时,不仅中国养活不了中国,世界也不能养活中国。
李振声在博鳌论坛上说:“我们对比的结果是,布朗的推论不正确,不符合中国实际!第一,人口增长速度比他预计的慢了1/3,布朗预计后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1200万,而2003年我国人口实际增长只有761万;第二,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的那样严重,因为通过遥感测定我国耕地面积比原来公布的传统数字多出了36.9%;第三,我国粮食15年合计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有879.4亿斤,相当于总消费量的0.6%,微不足道!”
站在演讲台上,李振声信心百倍地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台下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当李振声从海南带着成功、激动的心情飞回北京的时候,他在机场看到的是臂戴黑纱的女儿——相濡以沫了几十年的老伴,就在他参加博鳌论坛的当天去世了。但是李振声说:“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永恒的主题,这个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中国的农民是很讲实惠的。要让他们尝到甜头,他们才会安心种粮。国家政策的稳定支持是最重要的。我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伴会理解的!”
这一年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了停止对华粮食援助的期限,理由是:中国政府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不再需要联合国的援助了。铁的事实证明我们中国人不但能养活自己,而且完全是自己养活自己,这是中国的无上骄傲。
在生物技术上想想办法,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本身含有的磷的吸收利用效率。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施肥量与粮食产量是同步增长的;80年代以后,施肥量还在增长,可是粮食产量却没有增加。这样不仅浪费资源,化肥流失到江河湖泊中去还污染环境,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当时北京郊区的农民有句顺口溜,说农业生产“一靠政府,二靠天,三靠美国的磷二胺”。我国的磷矿主要在西南地区,储量少、品位低,所以我们的很多磷肥都要靠进口。李振声开始琢磨:我国的磷矿资源再有100年就开采完了,我又不是开矿的,有什么办法能给国家节省点磷矿资源呢?能不能在生物技术上想想办法,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本身含有的磷的吸收利用效率。这样不仅可以利用资源,还节省了化肥,保护了环境。
于是,李振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他在北京市昌平建立了一个育种基地。基地刚建起来的时候,没有食堂、没有卫生间、没有围墙,连路都不通。李振声就带个饭盒,在田里一呆就是一天。为了找到能够高效吸收利用土壤中磷的小麦种质资源,他耐心地对种在花盆中的数千份种质进行筛选。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振声最后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的小麦种质资源,并研究揭示了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来的小麦新品种——小偃54能高效吸收土壤中的磷,被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在河南、陕西等省累计推广700万亩。随后,他又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优质和高产之间的矛盾。这项成果不仅节约了国家资源,还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就提出了走资源节约型高产农业道路的可持续农业发展观。他所秉持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小麦育种新方向已经成为育种界的共识,并成为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
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李振声取得了一系列科研上的成绩。李振声对农业科技事业的执著追求从未动摇过,即使在“文革”中也没有间断过。他曾经担任了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等职务。上世纪80年代初,上级组织曾考虑让他担任陕西省副省长一职。为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毅然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后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魏明海专程到他家中去看他,李振声也表示:“做研究更能发挥我的作用。”即使后来到京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一职,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业务研究工作,直到今天还担任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员。
李振声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李振声在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但李振声仍旧最热衷的是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语言朴实,却振聋发聩。当学术界的浮躁风日盛时,细品李振声的话,让人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济南军区空军副政委、少将李振声(1919—1974)湖南省茶陵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国家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红6军团第16师46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团俱乐部主任,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7团政治处主任,第3军分区2支队政治委员,第20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区第18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13旅政治委员,第9纵队26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6军137师政治委员,衡阳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师政治委员、中南军区空军干部部第2部长、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广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振声 职务:长春市气象局局长 党组书记(党组成员)
主持长春市气象局工作,协助秦元明局长管理长春防雷工作。
领导简介:
出生于1956年1月,汉族。1974年6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专业,大专学历。
历任:1992年11月任吉林省长春市气象管理局副局长,1996年5月任吉林省气候中心主任,1998年12月任吉林省气象局计划财务处处长、2005年6月任吉林省长春市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
李振声 (1875-?)字子铎,辽宁辽阳人。奉天讲武堂毕业。1918年任奉军炮兵团长。1921年任奉天陆军第五十四旅旅长。1924年东三省陆军整理后,任东三省陆军第二十一旅旅长。后任吉林陆军训练副监总监。"九·一八"事变后,10月奉张学良之命,先拟在哈尔滨成立吉林省政府行署及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公署行署,李振声任代理吉林边防副司令,一度抗日。旋投降日本,出任伪吉林省长公署参议。
李振声(1893—1932),字日照,化名陈伯南,永嘉桥岙垟村(今属瓯海区)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下河乡一带宣传革命、建立农会、发展党员,被选为永嘉县农会负责人。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温州城郊莲花心、慈湖等地坚持斗争。1928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员郑馨来温州组建永嘉县委,振声为县委委员,负责宣传和农运工作,并和王金娒一起组织赤卫队,进行抗租、抗债、反霸、闹荒等斗争,曾打开下寅粮仓,分粮给穷苦农民。次年4月,任中共永嘉中心县委委员,赴上横、下剩、巽宅、上董、桥下街、二十四垄、朱涂等20多个村庄建立农会,开展反苛捐杂税、反土地陈报等斗争。
1929年,浙南大灾,永嘉西楠溪农民4000余人连续举行暴动。永嘉中心县委因势利导,派振声和雷高升驰往组建红军游击队,成立临时革命委员会,领导土地革命。国民党政府命浙保四团会同青田、黄岩保安队进行“围剿”。黄南一战,双方
李振声在博鳌论坛上说:“我们对比的结果是,布朗的推论不正确,不符合中国实际!第一,人口增长速度比他预计的慢了1/3,布朗预计后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1200万,而2003年我国人口实际增长只有761万;第二,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的那样严重,因为通过遥感测定我国耕地面积比原来公布的传统数字多出了36.9%;第三,我国粮食15年合计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有879.4亿斤,相当于总消费量的0.6%,微不足道!”
站在演讲台上,李振声信心百倍地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台下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当李振声从海南带着成功、激动的心情飞回北京的时候,他在机场看到的是臂戴黑纱的女儿——相濡以沫了几十年的老伴,就在他参加博鳌论坛的当天去世了。但是李振声说:“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永恒的主题,这个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中国的农民是很讲实惠的。要让他们尝到甜头,他们才会安心种粮。国家政策的稳定支持是最重要的。我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伴会理解的!”
这一年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了停止对华粮食援助的期限,理由是:中国政府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不再需要联合国的援助了。铁的事实证明我们中国人不但能养活自己,而且完全是自己养活自己,这是中国的无上骄傲。
在生物技术上想想办法,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本身含有的磷的吸收利用效率。
▲省肥料的粮食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施肥量与粮食产量是同步增长的;80年代以后,施肥量还在增长,可是粮食产量却没有增加。这样不仅浪费资源,化肥流失到江河湖泊中去还污染环境,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当时北京郊区的农民有句顺口溜,说农业生产“一靠政府,二靠天,三靠美国的磷二胺”。我国的磷矿主要在西南地区,储量少、品位低,所以我们的很多磷肥都要靠进口。李振声开始琢磨:我国的磷矿资源再有100年就开采完了,我又不是开矿的,有什么办法能给国家节省点磷矿资源呢?能不能在生物技术上想想办法,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本身含有的磷的吸收利用效率。这样不仅可以利用资源,还节省了化肥,保护了环境。
于是,李振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他在北京市昌平建立了一个育种基地。基地刚建起来的时候,没有食堂、没有卫生间、没有围墙,连路都不通。李振声就带个饭盒,在田里一呆就是一天。为了找到能够高效吸收利用土壤中磷的小麦种质资源,他耐心地对种在花盆中的数千份种质进行筛选。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振声最后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的小麦种质资源,并研究揭示了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来的小麦新品种——小偃54能高效吸收土壤中的磷,被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在河南、陕西等省累计推广700万亩。随后,他又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优质和高产之间的矛盾。这项成果不仅节约了国家资源,还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就提出了走资源节约型高产农业道路的可持续农业发展观。他所秉持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小麦育种新方向已经成为育种界的共识,并成为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
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李振声取得了一系列科研上的成绩。李振声对农业科技事业的执著追求从未动摇过,即使在“文革”中也没有间断过。他曾经担任了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等职务。上世纪80年代初,上级组织曾考虑让他担任陕西省副省长一职。为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毅然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后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魏明海专程到他家中去看他,李振声也表示:“做研究更能发挥我的作用。”即使后来到京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一职,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业务研究工作,直到今天还担任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员。
李振声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李振声在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但李振声仍旧最热衷的是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语言朴实,却振聋发聩。当学术界的浮躁风日盛时,细品李振声的话,让人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2.少将李振声
济南军区空军副政委、少将李振声(1919—1974)湖南省茶陵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国家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红6军团第16师46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团俱乐部主任,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7团政治处主任,第3军分区2支队政治委员,第20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区第18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13旅政治委员,第9纵队26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6军137师政治委员,衡阳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师政治委员、中南军区空军干部部第2部长、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广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3.吉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
李振声 职务:长春市气象局局长 党组书记(党组成员) 主持长春市气象局工作,协助秦元明局长管理长春防雷工作。
领导简介:
出生于1956年1月,汉族。1974年6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专业,大专学历。
历任:1992年11月任吉林省长春市气象管理局副局长,1996年5月任吉林省气候中心主任,1998年12月任吉林省气象局计划财务处处长、2005年6月任吉林省长春市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
4、历史人物
李振声 (1875-?)字子铎,辽宁辽阳人。奉天讲武堂毕业。1918年任奉军炮兵团长。1921年任奉天陆军第五十四旅旅长。1924年东三省陆军整理后,任东三省陆军第二十一旅旅长。后任吉林陆军训练副监总监。"九·一八"事变后,10月奉张学良之命,先拟在哈尔滨成立吉林省政府行署及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公署行署,李振声任代理吉林边防副司令,一度抗日。旋投降日本,出任伪吉林省长公署参议。
5、革命烈士
李振声(1893—1932),字日照,化名陈伯南,永嘉桥岙垟村(今属瓯海区)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下河乡一带宣传革命、建立农会、发展党员,被选为永嘉县农会负责人。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温州城郊莲花心、慈湖等地坚持斗争。1928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员郑馨来温州组建永嘉县委,振声为县委委员,负责宣传和农运工作,并和王金娒一起组织赤卫队,进行抗租、抗债、反霸、闹荒等斗争,曾打开下寅粮仓,分粮给穷苦农民。次年4月,任中共永嘉中心县委委员,赴上横、下剩、巽宅、上董、桥下街、二十四垄、朱涂等20多个村庄建立农会,开展反苛捐杂税、反土地陈报等斗争。1929年,浙南大灾,永嘉西楠溪农民4000余人连续举行暴动。永嘉中心县委因势利导,派振声和雷高升驰往组建红军游击队,成立临时革命委员会,领导土地革命。国民党政府命浙保四团会同青田、黄岩保安队进行“围剿”。黄南一战,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