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研究院

庄孝僡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肠胚外胚层细胞的细胞周期与反应能力:Ⅱ阻断细胞周期后的反应能力.实验生物学报,1984,17(3):345-353.
  26 高慧,庄孝僡.东方蝾螈早期原肠胚外胚层细胞的细胞周期与反应能力:Ⅲ在不同时期中的反应能力.实验生物学报,1984,17(3):355-367.
  27 Chuang H H,Chuang-Tseng M P,Wu W L,et al.Coupling of gap junctions by induction of impulse conductivity in cultured epithelium of newt embryo(Cynops orientalis).Cell and Tissue Research,1985,241:25-29.
  28 庄孝僡,武伟璘.用异龄移值研究有尾类胚胎表皮传导能力的出现和消失.实验生物学报,1985,18(2):251-262.
  29 戴荣禧,庄孝僡.Rohon-Beard细胞在东方蝾螈神经胚中的定位.实验生物学报,1986,19(2):241-253.
  30 戴荣禧,庄孝僡.关于Rohon-Beard细胞的功能发育及其与胚胎早期行为的关系.实验生物学报,1986,19(3)355-368.
  31 武玮璘,陈艳华,庄孝僡.关于有尾类胚胎的表皮及非典型表皮的兴奋性.实验生物学报,1987,20(1):77-87.
  32 武玮璘,庄孝僡.影响有尾类离体胚胎表皮细胞兴奋性的实验.实验生物学报,1989,22(1):111-122.
  33 武玮璘,庄孝僡.代谢抑制剂对有尾类胚胎表皮细胞兴奋性的影响.实验生物学报,1990,23:341-249.
  34 Wu Weilin,Chuang Hsiao hui.Exogeneous energy supply and excitability of cells in embryonic atypical epidermis of Cynops cultured in vitro.Cell Research,1990,(1):95-104.
  35 庄孝僡.从胡克到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杂志,1986,8(1):1-6.
  36 庄孝僡.从蝾螈肌细胞的发育看胚胎细胞的决定和分化.细胞生物学杂志,1990,12(1):1-5.


庄孝僡-生平简介

  庄孝僡,1913年9月23日生于山东省莒南县。1931年考入山东大学生物系后,受到中国实验胚胎学主要创始人之一的童第周教授的熏陶,对实验胚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5年毕业留校任生物系助教。童第周是他从事科研工作的启蒙老师,经童第周引荐,1936 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深造。30年代的德国正处在实验胚胎学的黄金时代,慕尼黑大学、富莱堡大学又是当时国际著名的研究中心。庄孝僡入慕尼黑大学后,起初在动物系荷尔特弗瑞特(H.Holtfreter)博士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39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医学院解剖系随福格特(W.Vogt)教授工作。1942年转到德国富莱保大学任助教。1945年获得在大学授课资格,升任为讲师。1946 年底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动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及医预科主任。1950 年起为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1978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历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1981年起兼任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主任。1979~1983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4年起担任《实验生物学报》主编。他是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发起人之一,1980~1983年担任首届理事长。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庄孝僡-科学成就

  庄孝僡在德国慕尼黑期间(1936~1942),完成了在实验胚胎学上有重要影响的两项工作。
  用活体染色法制作胚胎预定命运图的创始人福格特在1929年的经典工作中,指出原肠胚晚期内陷运动仍未完结,躯干后段和尾部中胚层仍留在表面。庄孝僡第一项具有影响的工作,是进一步用活体染色和移植等方法,完成了神经胚后段的预定命运图的绘制,精确地标明出躯干后段和尾部体节的位置。这一图谱至今仍为许多胚胎学教科书所采用。
  另一项影响更为深远的工作是关于成体组织诱导专一性及胚胎区域性关系的研究。从1924年施佩曼(H.Spemann)发现“组织者”现象以来,诱导作用的化学本质成为实验胚胎学研究的焦点。由于胚胎体积太小,很难分析。不久又发现许多成体动物组织对原肠胚上胚层也有诱导作用,称为异源诱导者。各种成体组织具有一定的诱导专一性。庄孝僡在施佩曼的高足荷尔特弗瑞特博士实验室工作时,发现原来具有中胚层和神经诱导能力的组织(新鲜的蝾螈肝脏、小鼠肾脏)经过一定时期加热后,便失去中胚层诱导能力,但仍然保持神经诱导能力。这一实验表明成体组织内可能存在两种化学性质不同的诱导物质,一种是耐热的神经诱导物质;另一种是不耐热的中胚层诱导物质。这一发现掀起了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国际上探索诱导物质的热潮。经过半个世纪全世界许多实验室(包括庄孝僡及其同事)的不懈努力,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揭示中胚层诱导物质的化学本质上终于有了很大的进展。1991年《自然》杂志(Nature,3 Jan,1991)上,在题为Molecule of the Moment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是这样开头的:“激活素(activin)是当代胚胎学家研究十分活跃的分子。这项研究开始于51年前出现的第一篇关于中胚层诱导因子的报道,这一因子在两栖类胚胎早期发育中使外胚层分化为中胚层组织。”这里所说的第一篇报道就是庄孝僡的论文(1939)。实验胚胎学大师荷尔特弗瑞特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庄是我第一个,也是最好的学生。”直到1984年,他还是这样地称颂庄孝僡。
  当庄孝僡这一研究发表后不久,荷尔特弗瑞特受到德国法西斯的迫害,流亡国外。庄孝僡也就移居到弗莱堡,在施佩曼学派的另一主将Mangold的实验室工作,继续从事蝾螈神经胚期各种中胚层构造的决定和分化及其发育机制的研究。当时欧战已近尾声,在德国国内极其困难的生活条件下,庄孝僡坚持不懈地躲在地下室埋头研究工作。有一次富莱堡大学动物系受到盟军空军的轰炸,他奋不顾身地从地下室抢救出大学动物系许多珍贵的学术资料。这件事在德国同事中留下了深刻印象。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富莱堡大学时,还有人以敬佩的心情向代表团成员重新提到这一段往事,仍传为经久佳话。
  胚胎诱导和分化方面的开创性研究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庄孝僡辞掉德国科隆大学动物系的聘请,束装回国。在北京大学动物系主任汪敬熙教授的举荐下,就任北京大学动物系教授,1948年任动物系主任兼医预科主任。1946~1950年在北京大学期间,条件十分艰难,他除担任两个系科繁重的教学和行政事务外,还致力培养研究生,建立条件开展研究工作。1950年中国科学院在上海成立实验生物研究所,庄孝僡欣然应聘任该所发生生理研究室研究员,举家迁到上海。当时实验生物所由贝时璋任所长,童第周任副所长,朱洗任发生生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卵的成熟、受精和单性生殖问题。庄孝僡则开展随后发育阶段胚胎诱导和分化的研究,新回国的姚研究昆虫变态。可以说集萃了全国实验胚胎学的一流人才,从个体发育的各不同时期展开系统的研究,学术气氛十分活跃。
  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庄孝僡领导的研究组,从诱导物质和反应系统两方面对胚胎诱导作用,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工作。在诱导物质方面,从哺乳类肝脏提
共3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504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