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荣
1983~1985:云南小地老虎迁飞危害规律(云南省攻关,二级课题主持)
1980~1983:云南稻综卷叶螟迁飞规律研究(云南省攻关,主持人之一)
1979~1981:云南粘虫迁飞规律研究(云南省攻关,参加)
云南省应用基础基金
2001~2004: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榕小蜂传粉生态学研究。云南省应用基础基金项目,2001C0065M(主持)
2002~2005: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榕小蜂交配机制对榕树繁殖的影响。云南省应用基础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2002C0019Q(参加)
2000~2003:榕树化学生态学研究及其在榕果栽培和森林保护中的作用。(参加)
1997~2000:茶叶茸毒蛾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云南省科委主任基金;主持)
1996~1999:热带雨林片断化对传粉昆虫的影响(主持)
1988~1991:虫草蝠蛾室内人工饲养关键技术(主持)
奖励情况
获得的研究成果奖
(主持和参加项目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
2000年:茶叶茸毒蛾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治技术,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持者,第1名。
1995年:西南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加者,第13名。
1993年:虫草蝠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持者,第1名。
1993年:西南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加者,第13名。
1989年:冬虫夏草菌生物学及人工培育研究(云南省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主持者,第1名。
1988年:云南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云南省重点项目),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持者,第1名。
1987年:云南小地老虎迁飞为害规律研究(云南省重点研项目),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要参加,第5名。
1985年:我国西半部地区粘虫常发世代虫源及预测预报技术(全国协作攻关项目),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要参加,第10名。
1984年:稻纵卷叶螟迁飞为害规律研究(云南省协作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二等奖,主持者之一,第2名。
1982年:中国西南、西北粘虫迁飞为害规律的研究(全国协作攻关项目),农牧渔业部技术成果奖一等奖,主要参加,第11名。
1980年:云南粘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全省协作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二等奖,主要参加,第8名。
荣誉称号和奖励
(省部级以上奖励)
1998年获中国:第二届周尧昆虫分类奖
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1年获云南省政府: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1991年获云南省青年联合会:为“七、五”建设出成果作贡献竞赛奖
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先进班组称号(本人任组长)
1988年获中国第一届:青年科技奖
论文著作
主要学术论文
2008
Yang Da Rong, Peng Yan-Qiong, Yang pei, Guan Jun Ming, 2008.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insects associated with figs at Xishuangbnna, China. Symbiosis, 45: 153 -158. (SCI)
Peng Yan Qiong, Duan Zhu Biao, Yang Da Rong*, Rasplus, J.-Y., 2008. Co-occurrence of two Eupristina species on Ficus altissima in Xishuangbnna, SW China. Symbiosis,45:9-14. (SCI)(通讯作者)
Bai Li Feng, Yang Da Rong* Compton S. G., 2008. A gall midge inhabiting the figs of Ficus benjamina in Xishuangbanna, south-western China. Symbiosis, 45: 149- 152. (通讯作者)
Zhai Shu Wei, Yang Da Rong*, Peng Yan Qiong. 2008.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of two Philotrypesis species on Ficus hispida. Symbiosis,45:117-121. (SCI)(通讯作者)
宋 波,彭艳琼,杨赵雄,杨大荣*. 2008. 钝叶榕非传粉小蜂的交配生态学. 生态学报,28(2):595-601. (CSCD) (通讯作者)
宋 波,彭艳琼,管俊明,杨培,杨大荣*. 2008. 鸡嗉果榕内一种非传粉小蜂性比调节机制. 应用生态学报,17(3):588-592. (CSCD) (通讯作者)
翟树伟,杨大荣,彭艳琼. 2008. 聚果榕雄花前期隐头果内小蜂瘿花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21(1):70-84. (CSCD) (通讯作者)
徐法键,杨大荣,彭艳琼,徐磊,陈国华. 2008. 聚果榕非传粉小蜂产卵行为及食性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3(1):36-41. (CSCD) (通讯作者)
2007
管俊明,彭艳琼,杨大荣*. 2007. 榕—蜂互惠关系中榕树对未传粉榕小蜂的惩罚效应. 生物多样性,15(6):626-632. (CSCD) (通讯作者)
徐法健,陈国华,彭艳琼,谢晓波,杨大荣*. 2007. 非传粉小蜂对榕-蜂共生系统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31(5):969-975 . (CSCD) (通讯作者)
翟树伟,杨大荣*,彭艳琼,徐 磊,白莉芬. 2007. 对叶榕隐头果内佩妃延腹小蜂属两种非传粉人先富的繁殖特点. 昆虫学报,50(4):389-394. (CSCD) (通讯作者)
翟树伟,杨大荣*,彭艳琼,徐 磊,白莉芬. 2007. 聚果榕与大果榕隐头果内雌花花柱分布方式及其传粉蜂间的关系. 林业科学,43(6):67-71. (CSCD) (通讯作者)
谢晓波,陶玫,彭艳琼,徐法健,杨大荣*. 2007. 榕小蜂传粉行为对其繁殖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20(1):74-78. (CSCD) (通讯作者)
侯堂云,杨大荣. 2007. 神奇的冬虫夏草. 大自然探索,9:46-49.
2006
石章红,杨大荣*,彭艳琼. 2006. 歪叶榕非传粉小蜂的繁殖策略及其对榕-蜂共生系统的影响. 昆虫学报,49(4):650-655. (CSCD) (通讯作者)
Shi Zhang-Hong, Yang Da-Rong and Peng Yan-Qiong. 2006. The style length of the female florets and their fat
上一篇:中国天文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03-18 ]
下一篇:傅小兰[ 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