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令希
部举办的技术鉴定会认为,这是我国计算力学和科技应用软件方面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现在这项成果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土木建筑、桥梁、造船、航天、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1980年,钱令希领导开发出了多单元、多工况、多约束的结构优化设计——DDDU系统。它把力学概念同数学规划方法相结合,成功地克服了一些传统难点,在为火车、汽车、特种车及雷达天线等进行优化设计时均取得良好效果,当时在实用性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项成果于1985年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由于钱令希倡导计算力学,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更由于他在科技界崇高的道德风尚和治学精神,在1982年召开的中国力学学会大会上,经过原理事长钱学森的推荐,大家一致选举他担任第二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钱学森作推荐时说:“钱令希教授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知识,走到了前面。我表示十分钦佩!”同年,他还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4年2月,为推动力学与工程结合,并反映我国计算力学的最新成果,钱令希创办了《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杂志,他亲自担任主编。1985年8月,他担任编委会主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出版。
由于钱令希等的倡导,中国力学学会直属的计算力学学会已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团体,它在国内多次举办重大国际学术会议。
80年代,钱令希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1981年,他率领代表团赴比利时和英国访问与讲学;1982年,他又去美国考察、讲学。同年,他担任了国际著名的计算力学杂志——《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的编委。1983年8月,他在大连主持了中美工程计算力学学术讨论会。他还是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的发起人之一。该协会已于1986年9月正式成立。1985年6月,在加拿大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应用力学大会上,钱令希介绍了我国应用力学的现状和展望,受到各国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1985年11月,他又应日本东京大学前校长、大连工学院名誉教授向坊隆博士的邀请,去日本作学术访问和交流。近年来,年逾七旬的钱令希为促进我国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多次出访比利时、法国、瑞士和美国等。
1956年起,他当选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4年至1993年,他被推选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的常务委员;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1979年6月,他实现了50年代以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9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又被评为大连市的特等劳动模范。
1987年9月,他接受以比利时国王名义授予的比利时列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我国计算结构力学的开拓者
1990年5月,钱令希在《力学与实践》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力学与工程”的论文,他以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谈了力学的渊源和发展动力问题。他认为,力学一开始是物理学科的基础,从基础研究到实践应用,特别是与工程结合后,逐渐形成了应用力学这门独立的技术科学中的骨干学科。它服务于自然科学,但更重要的是为工程技术服务,并且服务对象极其广泛。它发展迅速,分支林立,很难说有人能通晓和掌握其全貌。钱令希是搞土木工程出身的,因此深谙力学与工程的关系。工程需要力学,但自古没有力学家,工程也进行与完成;有了力学的参与和服务,工程科学就更加灿烂多姿,力学服务要有创造性,更要具体,要以计算和实验定量地回答问题。他说:“在学术上,我老是不安份的。”他从没有满意过自己的学识和工作。钱令希正是以这种面向工程的服务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努力,在学术上作出一系列成绩,同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力学工作者。
悬索桥的近似分析 40年代中期,钱令希从铁路桥梁工程实践转入内迁至贵州省遵义的浙江大学教书。那时,在云南边陲澜沧江上,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悬索桥刚刚落成。他蓄意研究这种桥型的力学性能。这种桥适用于大跨度的跨越。跨度一大,挠度就比较大,用当时的弹性小挠度理论计算就不够准确。但是,要用非线性挠度理论,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工程师们是力不从心的。钱令希经详细研究后发现了两点:一是非线性因素对悬索的水平拉力的数值大小固然有影响,但是对其在桥梁活载下的变化规律却是影响极小;二是非线性因素对加筋梁的影响可以用一个柔度系数来表征,而这个系数在给定的恒载与活载比例下是相对稳定的。这两个力学性质的发现大大地简化了非线性分析。他推演出了一套完全是显式的计算公式和供工程实用的曲线,使设计者使用计算尺便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一个设计方案的近似非线性分析。这项研究成果在1948年美国《土木工程学报》上发表。由于它的创造性和深入浅出、面向工程的风格,于1951年被授予结构力学的莫采夫(Moiseff)奖。但因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爆发,钱令希拒绝接受此奖。以后,这个奖临时改授予以研究立柱非弹性稳定理论著名的美国力学家F.R.尚利(Shanley)了。
余能理论1950年,钱令希在《中国科学》1、2期上发表了论文《余能理论》,这个理论本是德国学者Fr.恩格赛(Engesser)于1889年提出来的。但是,很长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钱令希在论文中论证了余能理论,为非线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能量变分原理。文中还用以证明了直梁在纯弯曲情况下,一个平截面仍然为一平截面,不论材料是弹性的还是塑性的。长期以来,这本是梁的工程理论中的一个假设,他用余能理论简明地给予了证明。这篇论文开创了我国力学工作者对变分原理的研究。以后,在我国出现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变分原理研究成果。它也有力地说明,以变分原理为基础的有限元法研究在我国是有传统的。
编写了两本结构力学教材1951和1952年,钱令希的《超静定结构学》和《静定结构学》两本教材问世。薄薄两册,以其简洁而富有启发性的风格,严谨而不落俗套的系统,深受读者喜爱。书中有不少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得和研究成果,例如《静定结构学》中的机动分析的通路法、《超静定结构学》中的集体分配法和调整分配法以及空腹桁架分析都是概念比较新颖而又便于工程实用的新内容。当时,结构力学盛行弯矩分配法,他提出的调整分配法,后来被人称为“无剪力分配法”,颇受人注意而得到推广和发展。直到现在,50年代读土木工程的学生,还常称道这两本教材。但钱令希则说:“现在已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这两本教材的不少方法都已过时,不足道矣!”不过这两本教材在概念上力求深入浅出和在叙述上简洁流畅的风格,还是值得流传的。
拱坝分析和支墩坝新坝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大型薄壳拱坝是极有利的坝型。当时,薄壳理论还很难用于拱坝分析,国外习用的试载法又过于繁复,且结果难于判断,而中、小型拱坝常用纯拱法和拱冠梁法,其力学模型的假设虽然清楚,但略去的因素太多,过于粗糙。钱令希于1959年在《大连工学院学报》和《中国科学》上连续发表文章,把拱坝壳体的扭转作用纳入拱冠梁法,虽然增加的计算量不大,但得到的结果却更接近于实际,因此这一方法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1959年,钱令希出席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规划会议后,提出了一个新型的梯型坝坝型
由于钱令希倡导计算力学,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更由于他在科技界崇高的道德风尚和治学精神,在1982年召开的中国力学学会大会上,经过原理事长钱学森的推荐,大家一致选举他担任第二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钱学森作推荐时说:“钱令希教授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知识,走到了前面。我表示十分钦佩!”同年,他还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4年2月,为推动力学与工程结合,并反映我国计算力学的最新成果,钱令希创办了《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杂志,他亲自担任主编。1985年8月,他担任编委会主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出版。
由于钱令希等的倡导,中国力学学会直属的计算力学学会已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团体,它在国内多次举办重大国际学术会议。
80年代,钱令希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1981年,他率领代表团赴比利时和英国访问与讲学;1982年,他又去美国考察、讲学。同年,他担任了国际著名的计算力学杂志——《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的编委。1983年8月,他在大连主持了中美工程计算力学学术讨论会。他还是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的发起人之一。该协会已于1986年9月正式成立。1985年6月,在加拿大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应用力学大会上,钱令希介绍了我国应用力学的现状和展望,受到各国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1985年11月,他又应日本东京大学前校长、大连工学院名誉教授向坊隆博士的邀请,去日本作学术访问和交流。近年来,年逾七旬的钱令希为促进我国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多次出访比利时、法国、瑞士和美国等。
1956年起,他当选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4年至1993年,他被推选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的常务委员;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1979年6月,他实现了50年代以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9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又被评为大连市的特等劳动模范。
1987年9月,他接受以比利时国王名义授予的比利时列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我国计算结构力学的开拓者
1990年5月,钱令希在《力学与实践》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力学与工程”的论文,他以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谈了力学的渊源和发展动力问题。他认为,力学一开始是物理学科的基础,从基础研究到实践应用,特别是与工程结合后,逐渐形成了应用力学这门独立的技术科学中的骨干学科。它服务于自然科学,但更重要的是为工程技术服务,并且服务对象极其广泛。它发展迅速,分支林立,很难说有人能通晓和掌握其全貌。钱令希是搞土木工程出身的,因此深谙力学与工程的关系。工程需要力学,但自古没有力学家,工程也进行与完成;有了力学的参与和服务,工程科学就更加灿烂多姿,力学服务要有创造性,更要具体,要以计算和实验定量地回答问题。他说:“在学术上,我老是不安份的。”他从没有满意过自己的学识和工作。钱令希正是以这种面向工程的服务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努力,在学术上作出一系列成绩,同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力学工作者。
悬索桥的近似分析 40年代中期,钱令希从铁路桥梁工程实践转入内迁至贵州省遵义的浙江大学教书。那时,在云南边陲澜沧江上,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悬索桥刚刚落成。他蓄意研究这种桥型的力学性能。这种桥适用于大跨度的跨越。跨度一大,挠度就比较大,用当时的弹性小挠度理论计算就不够准确。但是,要用非线性挠度理论,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工程师们是力不从心的。钱令希经详细研究后发现了两点:一是非线性因素对悬索的水平拉力的数值大小固然有影响,但是对其在桥梁活载下的变化规律却是影响极小;二是非线性因素对加筋梁的影响可以用一个柔度系数来表征,而这个系数在给定的恒载与活载比例下是相对稳定的。这两个力学性质的发现大大地简化了非线性分析。他推演出了一套完全是显式的计算公式和供工程实用的曲线,使设计者使用计算尺便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一个设计方案的近似非线性分析。这项研究成果在1948年美国《土木工程学报》上发表。由于它的创造性和深入浅出、面向工程的风格,于1951年被授予结构力学的莫采夫(Moiseff)奖。但因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爆发,钱令希拒绝接受此奖。以后,这个奖临时改授予以研究立柱非弹性稳定理论著名的美国力学家F.R.尚利(Shanley)了。
余能理论1950年,钱令希在《中国科学》1、2期上发表了论文《余能理论》,这个理论本是德国学者Fr.恩格赛(Engesser)于1889年提出来的。但是,很长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钱令希在论文中论证了余能理论,为非线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能量变分原理。文中还用以证明了直梁在纯弯曲情况下,一个平截面仍然为一平截面,不论材料是弹性的还是塑性的。长期以来,这本是梁的工程理论中的一个假设,他用余能理论简明地给予了证明。这篇论文开创了我国力学工作者对变分原理的研究。以后,在我国出现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变分原理研究成果。它也有力地说明,以变分原理为基础的有限元法研究在我国是有传统的。
编写了两本结构力学教材1951和1952年,钱令希的《超静定结构学》和《静定结构学》两本教材问世。薄薄两册,以其简洁而富有启发性的风格,严谨而不落俗套的系统,深受读者喜爱。书中有不少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得和研究成果,例如《静定结构学》中的机动分析的通路法、《超静定结构学》中的集体分配法和调整分配法以及空腹桁架分析都是概念比较新颖而又便于工程实用的新内容。当时,结构力学盛行弯矩分配法,他提出的调整分配法,后来被人称为“无剪力分配法”,颇受人注意而得到推广和发展。直到现在,50年代读土木工程的学生,还常称道这两本教材。但钱令希则说:“现在已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这两本教材的不少方法都已过时,不足道矣!”不过这两本教材在概念上力求深入浅出和在叙述上简洁流畅的风格,还是值得流传的。
拱坝分析和支墩坝新坝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大型薄壳拱坝是极有利的坝型。当时,薄壳理论还很难用于拱坝分析,国外习用的试载法又过于繁复,且结果难于判断,而中、小型拱坝常用纯拱法和拱冠梁法,其力学模型的假设虽然清楚,但略去的因素太多,过于粗糙。钱令希于1959年在《大连工学院学报》和《中国科学》上连续发表文章,把拱坝壳体的扭转作用纳入拱冠梁法,虽然增加的计算量不大,但得到的结果却更接近于实际,因此这一方法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1959年,钱令希出席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规划会议后,提出了一个新型的梯型坝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