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物资源的广泛深入调查,例如1959年为期一年的广西野生植物资源普查,1962年的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综考。1963-1966年的广西植被区划,1979-1980年的弄岗自然保护区综考,1981-1982年的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综考和其他多次专项调查采集,采到了大量的标本,再加上开展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复份标本交换业务,使馆藏标本大幅度增长,发展到今天馆藏维管植物标本40万份、对华南乃至西南及其邻近地区植物研究具重要意义的标本馆。
馆藏特色
广西植物标本馆自广西植物研究所1935年建立初始,就开始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保藏和研究工作。在经几代植物学家的艰苦创业后,广西植物标本馆馆藏维管束植物标本已达40万份,共收录国内外植物物种约12000种,涵盖了广西植物8000多种,其中模式标本4000余份,涉及150科1100余个分类群,馆藏标本年代最早的采集于1889年。就馆藏标本数目和整体规模而言,广西植物标本馆均位居我国前列。
广西植物标本馆的标本来源以广西各地为主,其中尤其以石灰岩地区的植物标本最为齐全,占本馆馆藏标本的30%强,是全国馆藏广西石灰岩石山地区植物标本最多的植物标本馆。在石灰岩石山地区植物研究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此外,标本馆还广泛收集华南、西南和东北等国内其他各省区的标本,并同时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其它国家的标本馆建立标本交流关系,收藏了美国、英国、日本、印尼、新西兰、越南等国的部分标本。在世界樟科、猕猴桃科、豆科、千屈菜科、柿科、苦苣苔科、茶科、苏铁科等的标本积累较为丰富。所有这些,都是几代植物学家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尤其是与陈少卿、黄志、梁向日、高锡朋、刘心祈、谭沛祥、陈照宙、陈立卿、李荫昆、李中提、覃浩富、钟济新、梁畴芬、李树刚、邓先福、徐月邦、韦发南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创业、苦心经营分不开的。馆藏的大量标本为广西相关的植物学专著的编写、植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植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方面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空间布局
标本馆由一栋四层建筑构成,总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其中,一楼为研究人员办公室,并设有保安值班室、消防监控室、会议室和绘图室;二楼有管理员室、标本预处理室、模式标本室和标本库(被子植物由木兰科至柿科);三楼有管理员室、资料室、副份标本库和标本库(被子植物由山榄科至唇形科、单子叶植物、区系标本);四楼有标本装订制作室、网络信息工作室、资料室、消防设备室和标本库(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区系标本)。
广西植物研究所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前身是生态地植物学组,成立于1960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研究中心的学科队伍不断发展并逐渐成熟,研究领域由最初的植被调查发展至今的涉及植物生理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植物生态学的各个层面。从经典生态学发展到现代生态学,研究中心围绕植物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内容,在广西全境的植被分类、分布规律、分区;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的植物多样性研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广西特有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和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植物种群生物学研究;重要用材、经济树种的生态学研究;植物净化大气污染的能力和抗污染机理等环境生态学研究领域;大规模工程建设对区域植被与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评估;区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研究、生态规划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最近十多年来,恢复生态学、生理生态学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在岩溶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方面开始形成学科优势,承担了一系列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目前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较为合理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人员16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3人,中初级职称人员10人,在读研究生7人。
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室初具规模,配备有InteliMet智能型自动气象站、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LI-3000A便携式叶面积仪及Wescor公司生产的Psypro水势分析系统等先进的实验仪器。
自1960年成立以来,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和地方重点科技项目近60项、取得60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在重要著作的编写和整理方面,积极参与完成《中国植被》、《中国乌桕》、《中国森林》、《广西自然保护区》、《广西森林》等学术著作,并在科研工作中不断积累,先后独立或参加编写出版了《广西石山地区生态重建工程技术可行性研究》、《广西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广西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研究》、《濒危植物元宝山冷杉与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态学研究》、《岩溶峰丛洼地生态重建》等著作。
广西植物活性物研究开发中心的前身广西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于1959年由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帮助建立,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重点是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室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青蒿素生产工艺、中成药炎见宁、抗结核片、罗汉果甜味素、紫杉醇生产工艺和802广增素等项目的研究成功,并在产业化应用中持续保持活力,标志着植物化学研究室在广西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这一领域所占据的重要地位。2002年,以植化研究室为基础整合组建的“广西植物活性物研究开发中心”被广西科技厅认定为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表明植物化学研究仍然是我区最具有创新活力的研究方向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中心已经开始从“植物天然产物”研究模式,朝着“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模式发展,开展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重点寻找重大疾病的植物药用活性新成分、并在植物小分子调控代谢综合症这一领域里取得了重要意义的新突破。与此同时,植物化学研究室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拓展研究领域,在主要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研究也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新成果。
目前,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青年高级研究人员为骨干,以化学生物学与药物创新,现代高新技术与广西重要农产品深加工为特色的高科技人才队伍。研究室已经拥有以色谱技术、膜分离技术为核心的系列天然产物现代分离纯化装置,拥有较完备的天然产物分析与现代生物技术实验手段。
高科技人才队伍与现代实验手段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植物化学研究室的创新活力。2005年度除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以外,还在若干领域取得了极为重要的突破。预计再经过3—5年时间的孕育,植物化学研究室将获得一批在本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新成果。它们包括:1、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受科技部重大攻关项目资助的“紫蓝素新化合物”研究,将全面完成本阶段的各研究工作,向开发治疗糖尿病国家一类新药的目标迈出极为重要的一步。 2. 在寻找有效成分方面已经取得重要突破的“炎见宁”、“妇血康”研究,将成功推进广西这两个已有著名中成药品种的升级换代。3、经国际检索查新证明,主要发酵参数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木质纤维生物转化制备木糖醇项目,将在进一步熟化技术的基础上,有力推动木糖醇生物转化工艺时代的到来。
未来,作为广西植物活性物研究开发中心,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做好重大项目的立项争取与研究工作,把中心建成为广西新型植物活性物发现与创新的重要源头,植物活性物高新技术的引进与示范基地,为地方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西植物研究所农业新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由4个大学刚毕业的大学
馆藏特色
广西植物标本馆自广西植物研究所1935年建立初始,就开始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保藏和研究工作。在经几代植物学家的艰苦创业后,广西植物标本馆馆藏维管束植物标本已达40万份,共收录国内外植物物种约12000种,涵盖了广西植物8000多种,其中模式标本4000余份,涉及150科1100余个分类群,馆藏标本年代最早的采集于1889年。就馆藏标本数目和整体规模而言,广西植物标本馆均位居我国前列。
广西植物标本馆的标本来源以广西各地为主,其中尤其以石灰岩地区的植物标本最为齐全,占本馆馆藏标本的30%强,是全国馆藏广西石灰岩石山地区植物标本最多的植物标本馆。在石灰岩石山地区植物研究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此外,标本馆还广泛收集华南、西南和东北等国内其他各省区的标本,并同时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其它国家的标本馆建立标本交流关系,收藏了美国、英国、日本、印尼、新西兰、越南等国的部分标本。在世界樟科、猕猴桃科、豆科、千屈菜科、柿科、苦苣苔科、茶科、苏铁科等的标本积累较为丰富。所有这些,都是几代植物学家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尤其是与陈少卿、黄志、梁向日、高锡朋、刘心祈、谭沛祥、陈照宙、陈立卿、李荫昆、李中提、覃浩富、钟济新、梁畴芬、李树刚、邓先福、徐月邦、韦发南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创业、苦心经营分不开的。馆藏的大量标本为广西相关的植物学专著的编写、植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植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方面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空间布局
标本馆由一栋四层建筑构成,总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其中,一楼为研究人员办公室,并设有保安值班室、消防监控室、会议室和绘图室;二楼有管理员室、标本预处理室、模式标本室和标本库(被子植物由木兰科至柿科);三楼有管理员室、资料室、副份标本库和标本库(被子植物由山榄科至唇形科、单子叶植物、区系标本);四楼有标本装订制作室、网络信息工作室、资料室、消防设备室和标本库(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区系标本)。
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简介
广西植物研究所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前身是生态地植物学组,成立于1960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研究中心的学科队伍不断发展并逐渐成熟,研究领域由最初的植被调查发展至今的涉及植物生理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植物生态学的各个层面。从经典生态学发展到现代生态学,研究中心围绕植物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内容,在广西全境的植被分类、分布规律、分区;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的植物多样性研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广西特有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和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植物种群生物学研究;重要用材、经济树种的生态学研究;植物净化大气污染的能力和抗污染机理等环境生态学研究领域;大规模工程建设对区域植被与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评估;区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研究、生态规划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最近十多年来,恢复生态学、生理生态学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在岩溶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方面开始形成学科优势,承担了一系列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目前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较为合理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人员16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3人,中初级职称人员10人,在读研究生7人。
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室初具规模,配备有InteliMet智能型自动气象站、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LI-3000A便携式叶面积仪及Wescor公司生产的Psypro水势分析系统等先进的实验仪器。
自1960年成立以来,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和地方重点科技项目近60项、取得60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在重要著作的编写和整理方面,积极参与完成《中国植被》、《中国乌桕》、《中国森林》、《广西自然保护区》、《广西森林》等学术著作,并在科研工作中不断积累,先后独立或参加编写出版了《广西石山地区生态重建工程技术可行性研究》、《广西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广西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研究》、《濒危植物元宝山冷杉与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态学研究》、《岩溶峰丛洼地生态重建》等著作。
植物活性物研究开发中心简介
广西植物活性物研究开发中心的前身广西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于1959年由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帮助建立,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重点是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室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青蒿素生产工艺、中成药炎见宁、抗结核片、罗汉果甜味素、紫杉醇生产工艺和802广增素等项目的研究成功,并在产业化应用中持续保持活力,标志着植物化学研究室在广西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这一领域所占据的重要地位。2002年,以植化研究室为基础整合组建的“广西植物活性物研究开发中心”被广西科技厅认定为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表明植物化学研究仍然是我区最具有创新活力的研究方向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中心已经开始从“植物天然产物”研究模式,朝着“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模式发展,开展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重点寻找重大疾病的植物药用活性新成分、并在植物小分子调控代谢综合症这一领域里取得了重要意义的新突破。与此同时,植物化学研究室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拓展研究领域,在主要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研究也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新成果。
目前,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青年高级研究人员为骨干,以化学生物学与药物创新,现代高新技术与广西重要农产品深加工为特色的高科技人才队伍。研究室已经拥有以色谱技术、膜分离技术为核心的系列天然产物现代分离纯化装置,拥有较完备的天然产物分析与现代生物技术实验手段。
高科技人才队伍与现代实验手段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植物化学研究室的创新活力。2005年度除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以外,还在若干领域取得了极为重要的突破。预计再经过3—5年时间的孕育,植物化学研究室将获得一批在本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新成果。它们包括:1、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受科技部重大攻关项目资助的“紫蓝素新化合物”研究,将全面完成本阶段的各研究工作,向开发治疗糖尿病国家一类新药的目标迈出极为重要的一步。 2. 在寻找有效成分方面已经取得重要突破的“炎见宁”、“妇血康”研究,将成功推进广西这两个已有著名中成药品种的升级换代。3、经国际检索查新证明,主要发酵参数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木质纤维生物转化制备木糖醇项目,将在进一步熟化技术的基础上,有力推动木糖醇生物转化工艺时代的到来。
未来,作为广西植物活性物研究开发中心,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做好重大项目的立项争取与研究工作,把中心建成为广西新型植物活性物发现与创新的重要源头,植物活性物高新技术的引进与示范基地,为地方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新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简介
广西植物研究所农业新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由4个大学刚毕业的大学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03-18 ]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