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高等院校

河北工业大学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7日 点击数: 字号:
兵处咨送八旗学生三十七名,附学。十月,再招新生百余名。
  此时,共有学生140余人(不含37名八旗学生),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校各类学生已近300人(含各类附学生),第一届学生毕业,化学制造速成科13名,图绘科14名,化学制造科13名,化学科10名,共计50名。其中选出优等生14名,送往日本深造。
  3、 课程设置
  关于该校办学之初课程、科目设置,同样在袁世凯于光绪二十九年十月十八日的《直隶筹办农工诸政情形折》中已经奏明,"教以化学、染织及普通各科"。另据,光绪三十三年十月《高等工业学堂要略表》所载,当时设立化学科、机器科、化学制造科、化学专科、机器专科、绘图科等6科和甲乙两班预备科。其中化学科开设化学、汉文、代数、几何、物理、英文、万国历史、体操等8门课程,机器科开设机器学、机器画、化学大要、工业经济、三角、术弧三角、实习现造三匹马力全副汽机等7门课程,化学制造科共设应用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分析、化学试验、制造实习、体操等7门课程,化学专科共设汉文、化学、化学试验、代数、几何、用器画、地理、历史、日文、体操等10门课程,机器专科共设汉文、日文、机器学、代数、物理、几何、用器画、体操等8门课程,图绘科共设汉文、日文、用器画、铅笔画、毛笔画、水彩画、体操等7门课程,预备科甲班共设汉文、代数、地理、英文法、英语、历史、自在画、体操等8门课程,预备科乙班共设汉文、英文法、历史、英语、自在画、代数、体操等7门课程。
  该校初建时经费由天津府备文领付,到光绪二十九年九月改由工艺总局备文领付。开办经费用银46000两,由筹款局和银钱所余存息款下拨。自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至三十三年八月常年经费统计,共拨银十万零一千三百三十四两零六分一厘,用银十万零一千一百九十八两八钱五分八厘七毫。
  

二、 沧桑百年


  

  

河北工业大学从创建到现在已有百年,虽历尽沧桑、多次变动,但历史沿革的脉络较为清楚,主线鲜明。大体经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前清阶段
  
1903年1月,天津知府凌福彭受直隶总督袁世凯委派,筹建了北洋工艺学堂(学校最前身),选址天津旧城东南贡院草厂庵,即行招收学生30人。
  1903年3月19日,学校开学,正式开办。当时设立化学、染织及普通各科,学制三年。周学熙任总办,日本工学士藤井恒久任教务长,赵元礼任庶务长。
  1904年,遵照学部章程改北洋工艺学堂为直隶高等工业学堂。
  1907年,学校有了第一批毕业生,先后共50名,其中14名优秀者被选派去日本学习深造。
  此时,学校已设化学科、机器科、化学制造科、化学专科、机器专科、绘图科等6科和甲乙两班预备科。
  由于学生数额增多,堂舍偏窄,遂于当年9月报请直隶学务处,在天津河北黄纬路另建新校舍,1908年6月竣工,7月迁入新址。学生数增加至200余名,教司13人,其中日本教司5人。
  这期间先后有周学熙、毛庆藩、孙多森相继任总办。
  2、 民国时期
  
1912年8月,根据教育部颁令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改称直隶高等工业学校,监督改为校长,由邢端担任。当年遵章改为秋季始业。
  1913年2月,直隶高等工业学校改为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1914年8月,直隶省府因财政困难,令机械科停招新生,并撤销中学实科,已有中学实科学生并入南开中学续读。
  1916年6月,直隶省教育厅批准,机械科恢复招生。8月,学校各科成绩在北京参加赛会,经教育部审查,均获优秀,列为甲等,发给一等奖状。
  1928年9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本校随之改名为"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
  1929年5月,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奉令升格学院,定名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招收高级中学男女毕业生,学制四年。设化学制造、机电工程、市政水利三个系,魏元光任院长。
  1930年5月,奉令将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改为工业学院附属高级职业部。
  1931年3月,省府下令将北洋铁工厂旧址20亩连同旧有厂房44间、住室34间拨归工业学院作为分院。接收后,即将机电系工厂移至分院。同时在该址建筑职员宿舍、客室及辅助建筑物、制革厂等。
  1934年,学院与全国棉业统制委员会商定,合作棉业教育。
  1934年5月,第三届全国铁路沿线生产产品展览会在北平举办,学院应北宁铁路局及津浦铁路局的征集将机械、制革、纺织印染各厂产品运往参展,销路颇畅。6月,学院开设水利学系,与华北水利委员会、导淮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北洋工学院、中央模范灌溉局等7个单位商订合办水利实验工作,并建筑全国第一个水工实验所。
  1935年11月,"中国第一个水工实验所"竣工建成,并举行揭幕仪式。
  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侵华战争,7月28日天津沦陷,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惨遭破坏,水工实验所被炸毁,历年文书卷宗、图书仪器被抢劫一空,教学被迫中断。
  同年8月,学院秘书路荫柽携带公章及经费余款到天津英租界慈惠学校暂避,并办理资送教职员转移及学生转学、借读等事宜。
  1938年3月,值此国难当头之际,河北省立工业学院爱国师生杨十三教授、马沣教授、洪麟阁、连芬亭等在中共党的领导下组成"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所属"工字团",参加冀东抗日联军,同日伪军浴血奋战。10月,洪麟阁壮烈牺牲。1939年7月,杨十三捐躯太行。
  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院复校,并于1946年开始招生,设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水利工程、纺织工程等5个系,学制四年,同时附设高级职业部,设化工、机工、土木、染织和电机5个科。
  同年10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
  1946年10月,中央教育部将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改名为河北省立工学院。路荫柽任院长。
  3、 建国初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1950年9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 [高一字第735号] 文批复河北省立工学院更名为河北工学院,原附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改名为河北工学院附属工业学校。
  1951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将河北工学院北洋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大学,定名天津大学,选址在南开区七里台。
  附:【1938年7月,奉教育部令,北洋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于西安合并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5年8月,抗战胜利,天津收复,教育部正式下令北洋工学院复名国立北洋大学。】
  1951年8月1日,天津大学正式成立,教育部任命原河北工学院院长赵玉振为校务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后曾担任天津大学副校长)。
  1958年7月,根据河北省委批示,决定恢复重建河北工学院,筹备组设在天津大学,由天津大学副校长丁仲文任筹委会主任,省机械局长王世煜为副主任,校址选定天津河北区黄纬路原河北工学院的老校址,占用此址的石油工业学校已决定
共6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44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