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名人录

姚建铨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7日 点击数: 字号:
  


中科院院士、激光与光电子科学家

  江苏省无锡人,出生于上海。1965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天津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大学现代光学仪器研究所副所长,同时任美国光学学会及SPIE会员、南加州大学激光中心客座高级研究员等职;多年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研究,提出非线性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精确计算的理论及方法,得到国际学术界的确认。提出了激光谐振腔“类高斯分布理论”。发展了高转换效率下倍频理论及准连续泵浦倍频新方法。实现了输出功率34W的内腔倍频YAG激光器,并以此为光源,完成了激光三维扫描系统。首次采用准连续运转的绿光光源泵浦染料及钛宝石可调谐激光器。从而从理论到器件技术建立了一个新的“准连续泵浦激光调谐系统”的技术体系,为我国新型固体激光及调谐技术作出了贡献。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并被国际学术界广泛引用。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建铨:男,1939年1月出生,1965年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研究生毕业。激光与光电子科学家。现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天津市特等劳模”,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2005年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0-1982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及加州大学等地作访问学者。以后曾应邀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及法、英、德等国讲学及合作研究。多年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的研究,在理论上有不少突破及建树。他提出并发展了双轴晶体三波互作用的最佳相位匹配精确计算的理论及方法,得到国际学术界确认,论文被多国学者引用百余次,被称为“姚技术”、“姚方法”;同时在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高功率倍频激光器及可调谐钛宝石激光器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近10年来在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和采用PPLN、PPLT的倍频及光学参量振荡器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正在开展光学方法产生太赫兹波辐射的研究。
  教学方面:讲授本科生课程《光电子技术新进展》、博士生及硕士生课程《激光》、《光电子导论》(双语教学)、《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及激光调谐技术》等。主编国家十五规划统编教材:《光电子技术》。2003-2004年主持完成了教育部高教司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规范》课题的立项研究。
  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教委及天津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特等奖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60余篇,获专利10余项。已为国家培养出7名博士后,42名博士生及45名硕士生。
  兼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激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全光网络与现代通讯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市激光学会理事长。“Chinese Optics Letters”、“光学学报”等编委。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兼职教授。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市民进主委、民进中央常委、天津市科协副主席、天津市专家协会会长、天津市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等。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