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
工作。所教课程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形式逻辑》、《公关语言学》、《语法修辞研究》、《语言与文化》、《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现任学院图书馆馆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汉语修辞、言语风格学和汉语训诂学等。迄今参编著作一部,发表论文十三篇,参与省级课题一项,多次荣获省级、院级教学竞赛一、二等奖。主要科研成果有:
一、论文
1、《指物时“它”、“它们”与it、they的比较研究》,《湘潭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壮文势 广文义——浅谈审美的排比与排比的审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从“酌古斟今”到“作古正今”》,《云梦学刊》2002年第2期
4、《“触龙”乎 “烛龙”乎》,《咬文嚼字》2002年第4期
5、《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中外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
6、《积极鼓励 正确引导—谈小学校园内的仿拟童谣》,《中外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7、《自疑与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
8、《略论汉语笑话的形成手段》,《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9、《悲哉,大学语文》,《师道》2005年第2期
10、《浅谈<小妖的网>的叙述语调》,《文学教育》2005年第3期(上)
11、《焦母何以逼子休妻》,《文学教育》2005年第3期(下)
12、《新闻标题口语化的引用技巧》,《文学教育》2005年第2期
13、《论“四字语”》,《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4、《汉字笔顺原则与隐喻认知模式》,《汉语学报》2007年第4期
二、论文集
论文《“喜鹊”的吉祥和<喜鹊>的修辞艺术》收入《小学语文评析一书》
三、编著
《中学教师手册·语文》(副主编),南方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四、课题
参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三分模式”的研究与探讨》课题的研究工作
男,研究员、博士导师, 主要从事创面皮肤移植及创面修复的研究。曾荣获首届以色列Willians Prize(最佳烧伤研究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培养博士生7人,硕士生8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现任中华烧伤学会秘书,重庆市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外科学会秘书,中华烧伤杂志编委,创伤外科杂志编委。
先后承担军队"九五"课题、国家97.3项目第六子课题分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明并研制了"烧伤病人移植用基因转染猪皮",该项成果有可能在根本上解决烧伤创面覆盖及深度烧伤创面愈后疤痕形成的难题,该项工作被评为1999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发明并研制了用于防治疤痕形成的"粘性加强性硅凝胶膜", 于2000年3月获国家生产许可证;用基因工程手段研制了用于组织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重组免疫耐受诱导因子,已进入国家Ⅰ类新药临床试验的报批阶段;首次制备了用于诱导免疫耐受的异种猪细胞疫苗,并发现该疫苗能诱导人的幼稚及成熟T细胞对异种抗原产生免疫耐受;首次成功研制了"-20℃不结冰皮肤移植物保存液",为未来活性皮肤移植物的长途运输及降低成本提供了理论基础。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和电子工程系(硕士),并于1993-1996年在清华任讲师。他于1996年起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并于2002年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清华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吴军博士致力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统计语言模型的研究。他曾获得1995年的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Google公司,现任Google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到Google不久,他和三个同事们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工程奖。2003年,他和两个同事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Google其间,他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的高度评价。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并获得和申请了近十项美国和国际专利。他于2005年起,当选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 吴军喜欢做什么
吴军是一个还不错的摄影爱好者,一个古典音乐迷,喜欢享受高质量的影视,比如Blu-ray的电影。平时偶尔会修理园子,甚至做点木匠活。每年旅游很多次。当然,还时不时地为Google China Blog写东西。以前读书很多,现在事情太多读得就少了。另外,我是很好的红酒鉴赏家。最喜欢的是波尔多的红酒和加州那帕谷(Napa Valley)的Cabernet Sauvignon.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站长,湖北省三峡大学“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兼任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化学会会员。多年来,吴博士主要从事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等研究工作,在中药复方活性物质基础、红树林植物的活性成分、南海特殊微藻的培养及其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等领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单体化合物200余个,其中新化合物60余个,在新碳骨架四降三萜的天然结构的发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吴军博士主持完成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
一、论文
1、《指物时“它”、“它们”与it、they的比较研究》,《湘潭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壮文势 广文义——浅谈审美的排比与排比的审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从“酌古斟今”到“作古正今”》,《云梦学刊》2002年第2期
4、《“触龙”乎 “烛龙”乎》,《咬文嚼字》2002年第4期
5、《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中外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
6、《积极鼓励 正确引导—谈小学校园内的仿拟童谣》,《中外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7、《自疑与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
8、《略论汉语笑话的形成手段》,《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9、《悲哉,大学语文》,《师道》2005年第2期
10、《浅谈<小妖的网>的叙述语调》,《文学教育》2005年第3期(上)
11、《焦母何以逼子休妻》,《文学教育》2005年第3期(下)
12、《新闻标题口语化的引用技巧》,《文学教育》2005年第2期
13、《论“四字语”》,《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4、《汉字笔顺原则与隐喻认知模式》,《汉语学报》2007年第4期
二、论文集
论文《“喜鹊”的吉祥和<喜鹊>的修辞艺术》收入《小学语文评析一书》
三、编著
《中学教师手册·语文》(副主编),南方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四、课题
参与《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三分模式”的研究与探讨》课题的研究工作
10.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外科学会秘书
男,研究员、博士导师, 主要从事创面皮肤移植及创面修复的研究。曾荣获首届以色列Willians Prize(最佳烧伤研究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培养博士生7人,硕士生8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现任中华烧伤学会秘书,重庆市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外科学会秘书,中华烧伤杂志编委,创伤外科杂志编委。
先后承担军队"九五"课题、国家97.3项目第六子课题分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明并研制了"烧伤病人移植用基因转染猪皮",该项成果有可能在根本上解决烧伤创面覆盖及深度烧伤创面愈后疤痕形成的难题,该项工作被评为1999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发明并研制了用于防治疤痕形成的"粘性加强性硅凝胶膜", 于2000年3月获国家生产许可证;用基因工程手段研制了用于组织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重组免疫耐受诱导因子,已进入国家Ⅰ类新药临床试验的报批阶段;首次制备了用于诱导免疫耐受的异种猪细胞疫苗,并发现该疫苗能诱导人的幼稚及成熟T细胞对异种抗原产生免疫耐受;首次成功研制了"-20℃不结冰皮肤移植物保存液",为未来活性皮肤移植物的长途运输及降低成本提供了理论基础。
11、 Google(谷歌)研究员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和电子工程系(硕士),并于1993-1996年在清华任讲师。他于1996年起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并于2002年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清华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吴军博士致力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统计语言模型的研究。他曾获得1995年的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Google公司,现任Google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到Google不久,他和三个同事们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工程奖。2003年,他和两个同事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Google其间,他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的高度评价。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并获得和申请了近十项美国和国际专利。他于2005年起,当选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 吴军喜欢做什么
吴军是一个还不错的摄影爱好者,一个古典音乐迷,喜欢享受高质量的影视,比如Blu-ray的电影。平时偶尔会修理园子,甚至做点木匠活。每年旅游很多次。当然,还时不时地为Google China Blog写东西。以前读书很多,现在事情太多读得就少了。另外,我是很好的红酒鉴赏家。最喜欢的是波尔多的红酒和加州那帕谷(Napa Valley)的Cabernet Sauvignon.
12、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站长,湖北省三峡大学“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兼任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化学会会员。多年来,吴博士主要从事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等研究工作,在中药复方活性物质基础、红树林植物的活性成分、南海特殊微藻的培养及其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等领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单体化合物200余个,其中新化合物60余个,在新碳骨架四降三萜的天然结构的发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吴军博士主持完成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