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材料科学与化工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检索应用、食品科学与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特区法制与公共管理研究、海南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等领域新组建了多支科研团队,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紧跟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大战略”,着眼于国际旅游岛、洋浦保税港区、航天发射中心等事关海南发展全局的重大建设项目,调整和凝练学科方向,培植科研创新团队。一年来立项开展了300多项科研项目,包括“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4项。同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近3年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100亿元。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区、市)招生。两校合并后生源质量大幅提高,2008年全国有22个省份录取考生的第一志愿率达到100%。应届本专科毕业生2008年初次就业率也大幅攀升,达到89%。建校50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7万多名毕业生,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吕飞杰,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郑小波,美籍国际知名科学家林辰涛,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顾问、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姚树洁等都是该校毕业生的杰出代表。
学校以更加开放的眼光,积极构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新格局。与境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法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和台湾的高校学习深造。作为国务院侨办批准设立的全国22家华文教育基地之一,现有在校留学生100多人,先后培养1000余名境外留学生。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学校与天津大学签订了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并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签订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协议,可望在高水平大学的助推下加快发展。
广大海内外乡亲、琼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捐资兴建学校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中心、体育场馆、校门、学生活动中心等重要项目,并捐赠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设立了多项奖(助)学金和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发展。
海南大学着眼于“211工程”大学的建设目标,制定了学校事业总体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未来10年,学校将实行“两步走”的发展策略,前三年逐步实现学校的整合优化,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后七年着力于推动学校的发展提升,顺利通过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项目验收,跻身国内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经过10年的努力,把海南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特别是东南亚有较好影响的教学研究型“211工程”综合性大学,成为引领海南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海甸主校区环境】
校外环境
海南大学位于海口市海甸岛上,是整个海甸岛内最大的单位。学校西面是世纪大桥,北门往北是白沙门海滩。南门是海南师范大学北校区,东门是海口市人民医院。
校内环境
海南大学校园基本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区域:教学区,学生区,教工区,旅院区。
住宿
学校内现有学生宿舍23栋,教师宿舍76栋.教学楼8栋,二级学院楼7栋。
餐饮
校内有学生食堂5个,合计餐厅13个(第一、二、三、五号学生食堂、清真食堂、复合餐厅、面食餐厅、西餐厅以及旅院独立餐厅等)。
交通
校区内有单行道7处,三岔路口30个,十字路口21个,校内保安岗亭8个,校车若干。
网络社区
海南大学百度贴吧,海南大学起点论坛,东坡湖畔等。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校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是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热带农业科研、教学、开发为主攻方向的高校,是我国唯一一所科学院与大学结合、热带特色鲜明,融农、工、理、管、文、法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高校。
1996年,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更名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因两者的紧密联系,故两者简称为“热农院校”或“两院”。
迄今为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毕业生3万多名(不含成人教育),包括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吕飞杰,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郑小波等毕业于本校。
【海南大学城西校区】
城西校区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院校区紧连一体,并作为学院的主校区,占地约500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院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大学排行榜】
该校在《2008中国大学评价》中名列第97名
该校在《2009中国大学评价》中名列第94名
合并前原海南大学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领导人原海南大学党委书记:赵康太;原海南大学校长:谭世贵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康德;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校长:王庆煌
党委书记:黄国泰
校长,党委副书记:李建保
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康德
党委副书记:韦勇
副校长:谭基虎、严庆、周兆德、林强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是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于2007年合并成立新海南大学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区、市)招生。两校合并后生源质量大幅提高,2008年全国有22个省份录取考生的第一志愿率达到100%。应届本专科毕业生2008年初次就业率也大幅攀升,达到89%。建校50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7万多名毕业生,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吕飞杰,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郑小波,美籍国际知名科学家林辰涛,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顾问、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姚树洁等都是该校毕业生的杰出代表。
学校以更加开放的眼光,积极构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新格局。与境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法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和台湾的高校学习深造。作为国务院侨办批准设立的全国22家华文教育基地之一,现有在校留学生100多人,先后培养1000余名境外留学生。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学校与天津大学签订了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并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签订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协议,可望在高水平大学的助推下加快发展。
广大海内外乡亲、琼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捐资兴建学校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中心、体育场馆、校门、学生活动中心等重要项目,并捐赠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设立了多项奖(助)学金和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发展。
海南大学着眼于“211工程”大学的建设目标,制定了学校事业总体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未来10年,学校将实行“两步走”的发展策略,前三年逐步实现学校的整合优化,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后七年着力于推动学校的发展提升,顺利通过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项目验收,跻身国内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经过10年的努力,把海南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特别是东南亚有较好影响的教学研究型“211工程”综合性大学,成为引领海南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海甸主校区环境】
校外环境
海南大学位于海口市海甸岛上,是整个海甸岛内最大的单位。学校西面是世纪大桥,北门往北是白沙门海滩。南门是海南师范大学北校区,东门是海口市人民医院。
校内环境
海南大学校园基本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区域:教学区,学生区,教工区,旅院区。
住宿
学校内现有学生宿舍23栋,教师宿舍76栋.教学楼8栋,二级学院楼7栋。
餐饮
校内有学生食堂5个,合计餐厅13个(第一、二、三、五号学生食堂、清真食堂、复合餐厅、面食餐厅、西餐厅以及旅院独立餐厅等)。
交通
校区内有单行道7处,三岔路口30个,十字路口21个,校内保安岗亭8个,校车若干。
网络社区
海南大学百度贴吧,海南大学起点论坛,东坡湖畔等。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校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是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热带农业科研、教学、开发为主攻方向的高校,是我国唯一一所科学院与大学结合、热带特色鲜明,融农、工、理、管、文、法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高校。
1996年,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更名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因两者的紧密联系,故两者简称为“热农院校”或“两院”。
迄今为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毕业生3万多名(不含成人教育),包括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吕飞杰,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郑小波等毕业于本校。
【海南大学城西校区】
城西校区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院校区紧连一体,并作为学院的主校区,占地约500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院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大学排行榜】
该校在《2008中国大学评价》中名列第97名
该校在《2009中国大学评价》中名列第94名
合并前原海南大学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领导人原海南大学党委书记:赵康太;原海南大学校长:谭世贵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康德;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校长:王庆煌
现任领导人
党委书记:黄国泰校长,党委副书记:李建保
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康德
党委副书记:韦勇
副校长:谭基虎、严庆、周兆德、林强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是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于2007年合并成立新海南大学
上一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03-17 ]
下一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