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
是,南邮学子曾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夺得全国最高奖“索尼杯”。几十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10万余名,主要分布在通信、邮政、广电、国防、安全等行业和领域,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领军人物、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涌现了一大批杰出校友,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誉。毕业生以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100%。
学校大力提倡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在现代信息交换与通信网络、移动通信与电磁兼容、信息理论与通信信号处理、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像处理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通信与信息网络安全、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量子信息处理、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非线性电路与智能优化技术等研究领域有较强优势。近三年,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1239项,发表学术论文3267篇,1078篇被SCI、EI、ISTP收录。
学校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1990年起就成为联合国国际电联亚太电信组织(APT)在中国的培训基地之一。十几年来,共培训22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多批学员。较早与美、英、德、法、加、俄、澳、日及新加坡等16个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校际合作关系,先后有800多位国外、境外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学校也选派教师出访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与英国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美国纽约理工学院等11所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培养信息科技人才。通过主办国际与地区性学术会议,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南邮人秉承务实进取的优良传统,探索出了一条依托邮电通信行业做专做精、面向信息化社会做大做强的信息特色发展之路。党的十七大明确将“信息化”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大内涵之一,为我校快速、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正抢抓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四大战略,努力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在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中文全称: 南京邮电大学
中文简称: 南邮
英文全称: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英文简称:NUPT
南京邮电大学成立于1958年,连同前身,校史历经60余年。其前身最早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滨海抗日民主根据地东甘霖村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 1945年7月训练班扩建为“战邮”学校,嗣后,一度称为山东大学邮电专科部及山东邮政专科学校。校址先后辗转在鲁南、临沂、五连等地。在1942年至 1947年间,训练班主任及嗣后学校校长均由当时战邮总局局长赵志刚兼任。(赵志刚在建国后曾长期担任邮电部副部长主管邮电教育工作。)1948年,学校在益都(青州)定名华东邮电学校,隶属于当时华东邮电管理总局。1949年8月,学校从山东济南迁到南京市。在1942年至1949年建国之前的八年间, 学校为革命战争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邮电通信中坚人才。
1950年12月,学校扩建成为直属邮电部的南京邮电学校,兼办中等专业和高等专科班。学校于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间,经邮电部决定一度 改隶由华东邮电管理局领导辖管并改名为华东邮电学校。1954年,学校发展分立为邮电部南京电信学校和南京邮政学校,至1958年7月。在1948年至 1958年的十年间,担任学校主要领导人的先后有盛同、耿国兴、曹丹辉(华东邮电管理局局长兼任校长)、刘砚田、李雪枫、沈毅力、于江、刘维毅等。
1958年8月,国家批准,邮电部以(58)干校字第60号通知,“兹决定自本年八月份起将南京电信学校改为高等学校并定名为南京邮电学院,本科设置 无线电通信与广播、电报电话通信和邮电组织与计划三个专业;专科所设专业与原专科班同,最终容量定为4000人。为挖掘潜力、节约投资起见,将南京邮政学 校并归南京邮电学院。”同年9月,无线电通信及电报电话通信两专业的五年制本科生194名及电信专科生48名入学。1972年5月至1973年2月曾一度 更名为南京电信工程学院。建院以来,学院主要领导人有:秦华礼、秦剑秋、郭祥云、王洪滨、郑薇薇。
南京邮电大学是邮电部(1999年3月后为信息产业部)部属重点院校;自2000年2月全国高校领导体制改革后,南邮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
2005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南京邮电学院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三牌楼校区地址:
南门(正门):南京新模范马路 66 号 (邮编 210003 )
西门:南京广东路 38 号(邮编 210003 )
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地址:
南京亚东新城区文苑路 9 号(邮编 210046 )
1、三牌楼校区交通路线:
民航:南京禄口机场→民航交通车→瑞金路→民航售票处→乘4路公共汽车→
→新街口→乘34路公共汽车→三牌楼站下车。
火车:南京站→乘73路公共汽车→邮电大学站下车
或乘13路公共汽车→三牌楼站下车
或乘32路公共汽车→司背后站下车
或乘45路公共汽车→东柏果园站下车
汽车:汽车东站→乘45路公共汽车→东柏果园站下车
中央门汽车站→乘13路到三牌楼站下车
或乘45路到东柏果园站下车
或乘32路到司背后站下车
轮船:码头→乘31路或34路公共汽车→三牌楼站下车
附近公交:13路、42路、32路、78路(三牌楼站)
83路、32路、303路、813路、815路(司背后站)
95路、318路、45路(东柏果园站)
73路、303路(邮电大学站)
100路、16路、31路、34路、152路、816路(三牌楼站)
2、仙林校区交通路线:
97路、108路、146路、166路、310路公共汽车至南京邮电学院站下。
310路公共汽车至邮电学
学校大力提倡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在现代信息交换与通信网络、移动通信与电磁兼容、信息理论与通信信号处理、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像处理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通信与信息网络安全、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量子信息处理、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非线性电路与智能优化技术等研究领域有较强优势。近三年,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1239项,发表学术论文3267篇,1078篇被SCI、EI、ISTP收录。
学校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1990年起就成为联合国国际电联亚太电信组织(APT)在中国的培训基地之一。十几年来,共培训22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多批学员。较早与美、英、德、法、加、俄、澳、日及新加坡等16个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校际合作关系,先后有800多位国外、境外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学校也选派教师出访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与英国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美国纽约理工学院等11所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培养信息科技人才。通过主办国际与地区性学术会议,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南邮人秉承务实进取的优良传统,探索出了一条依托邮电通信行业做专做精、面向信息化社会做大做强的信息特色发展之路。党的十七大明确将“信息化”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大内涵之一,为我校快速、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正抢抓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四大战略,努力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在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中文全称: 南京邮电大学
中文简称: 南邮
英文全称: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英文简称:NUPT
【历史沿革】
南京邮电大学成立于1958年,连同前身,校史历经60余年。其前身最早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滨海抗日民主根据地东甘霖村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 1945年7月训练班扩建为“战邮”学校,嗣后,一度称为山东大学邮电专科部及山东邮政专科学校。校址先后辗转在鲁南、临沂、五连等地。在1942年至 1947年间,训练班主任及嗣后学校校长均由当时战邮总局局长赵志刚兼任。(赵志刚在建国后曾长期担任邮电部副部长主管邮电教育工作。)1948年,学校在益都(青州)定名华东邮电学校,隶属于当时华东邮电管理总局。1949年8月,学校从山东济南迁到南京市。在1942年至1949年建国之前的八年间, 学校为革命战争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邮电通信中坚人才。 1950年12月,学校扩建成为直属邮电部的南京邮电学校,兼办中等专业和高等专科班。学校于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间,经邮电部决定一度 改隶由华东邮电管理局领导辖管并改名为华东邮电学校。1954年,学校发展分立为邮电部南京电信学校和南京邮政学校,至1958年7月。在1948年至 1958年的十年间,担任学校主要领导人的先后有盛同、耿国兴、曹丹辉(华东邮电管理局局长兼任校长)、刘砚田、李雪枫、沈毅力、于江、刘维毅等。
1958年8月,国家批准,邮电部以(58)干校字第60号通知,“兹决定自本年八月份起将南京电信学校改为高等学校并定名为南京邮电学院,本科设置 无线电通信与广播、电报电话通信和邮电组织与计划三个专业;专科所设专业与原专科班同,最终容量定为4000人。为挖掘潜力、节约投资起见,将南京邮政学 校并归南京邮电学院。”同年9月,无线电通信及电报电话通信两专业的五年制本科生194名及电信专科生48名入学。1972年5月至1973年2月曾一度 更名为南京电信工程学院。建院以来,学院主要领导人有:秦华礼、秦剑秋、郭祥云、王洪滨、郑薇薇。
南京邮电大学是邮电部(1999年3月后为信息产业部)部属重点院校;自2000年2月全国高校领导体制改革后,南邮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
2005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南京邮电学院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
【联络交通】
一、联系地址
南京邮电大学三牌楼校区地址:
南门(正门):南京新模范马路 66 号 (邮编 210003 )
西门:南京广东路 38 号(邮编 210003 )
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地址:
南京亚东新城区文苑路 9 号(邮编 210046 )
二、交通路线
1、三牌楼校区交通路线:
民航:南京禄口机场→民航交通车→瑞金路→民航售票处→乘4路公共汽车→
→新街口→乘34路公共汽车→三牌楼站下车。
火车:南京站→乘73路公共汽车→邮电大学站下车
或乘13路公共汽车→三牌楼站下车
或乘32路公共汽车→司背后站下车
或乘45路公共汽车→东柏果园站下车
汽车:汽车东站→乘45路公共汽车→东柏果园站下车
中央门汽车站→乘13路到三牌楼站下车
或乘45路到东柏果园站下车
或乘32路到司背后站下车
轮船:码头→乘31路或34路公共汽车→三牌楼站下车
附近公交:13路、42路、32路、78路(三牌楼站)
83路、32路、303路、813路、815路(司背后站)
95路、318路、45路(东柏果园站)
73路、303路(邮电大学站)
100路、16路、31路、34路、152路、816路(三牌楼站)
2、仙林校区交通路线:
97路、108路、146路、166路、310路公共汽车至南京邮电学院站下。
310路公共汽车至邮电学
上一篇:贵州大学[ 03-17 ]
下一篇: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