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山堂石窟
响堂山石窟简介
中国北朝晚期至明代佛教石窟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鼓山南端和中段西麓,分别称南响堂山、北响堂山石窟,相距 7.5公里。始凿于北朝晚期,隋、唐、明各代相继修造。现存石窟17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4300余尊。窟龛早有损坏,许多造像头部损失,有的流落于国外。1935年北平研究院考古组和1936年中国营 造学社刘敦桢及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水野清一、长广敏雄曾先后进行调查,分别发表了《南北响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录》、《河北古建筑调查日记》和《响堂山石窟》; 1957年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进行调查实测。鼓山一带为北齐佛教胜地,响堂山石窟与北齐皇室关系密切,是北朝晚期造像最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窟。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响堂山现存北朝晚期洞窟11座,即南响堂 7座,北响堂 4座。北齐石窟多具仿木结构窟廊,其中南响堂第 3、7窟,北响堂第2、3窟,在窟前四柱三开间窟廊上方又凿有大型覆钵、山花蕉叶、刹杆及火焰宝珠等,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塔形窟。窟门两侧雕八角束莲柱,门额饰以精致的宝塔、飞天,门侧壁浅雕肥大忍冬纹,整个外观装饰华丽。南响堂第 2窟窟廊檐额上雕五铺作双抄偷心造斗□,是石窟建筑中仅有的一例,为研究北朝建筑难得的实物资料。
北齐石窟平面方形,平顶,分中心塔柱式与三壁三龛式两类。中心塔柱式有南响堂1、2窟,北响堂3、6窟等;三壁三龛式有南响堂 5、7窟,北响堂2窟等。响堂山的塔柱仅三面通顶,后面凿成低矮的隧道,三壁三龛 窟则在后壁和左右壁各凿一大龛,壁脚雕宝坛一周。中心塔柱窟以北响堂第 6窟(大佛洞)规模最大,雕刻最精美,窟宽13米,深13.3米,高11.4米。中心柱坐佛高3.5 米,是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造像,窟内各壁 凿塔形列龛共16个,饰垂幔及火焰宝珠,雕饰富丽,龛内青石坐佛为民国初年补置。
三壁三龛窟以南响堂第 7 窟(千佛洞) 保存较完整, 深5.2米,宽4.6米,高3.75米。门外两侧龛内各雕一力士,窟内三壁开大龛各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前壁满雕 千佛,窟顶中心雕大型莲花,周绕八身飞天及宝珠,为 响堂山窟顶雕刻中的精品。响堂山石窟的北齐造像,面相丰圆,体形健壮,立像如上大下小的圆柱状,衣纹轻 薄疏简,紧贴身躯,已由北魏以线条为主的造型,逐步 转变为以表现形体为主的新风格,有较强的质感,成为北魏到隋唐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各窟从窟龛到宝坛、莲座、背光等细部都用深浅浮雕刻出多种繁缛而极富变化的图案纹样,诸种纹样配 置得宜,密而不乱,产生浓烈的装饰效果,形成响堂山 北齐石窟的一个特点。
响堂山遗存大量摩崖刻经,是北齐时期最重要的刻 经地之一。北响堂第2窟天统四年(568)至武平三年(572) 晋昌郡开国公唐邕所写刻《维摩诘经》、《弥勒成佛经》、 《孛经》、《胜□经》,有《唐邕写经碑》记载刻经经 过,该碑保存良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向来为中外文物、史学研究者所重。
北齐以后,隋、唐、明各代共凿 6个窟,规模都不大,雕刻装饰也比较简单。此外利用北齐洞窟内外岩壁还开凿有不少造像龛,其中隋龛近50个,最早为开皇四年(584),唐龛约300个,以武周时期居多。
两处石窟均有附属建筑群,北响堂石窟下方的常乐寺遗址占地7000平方米,内有宋塔、经幢及宋至民国年 间的石碑、造像。南响堂石窟附近有宋塔及楼阁、殿宇等。1986年清理南响堂石窟外檐,于第 2窟门外露出隋代的《滏山石窟之碑》,记述该窟始建及北周灭法等重 大事件,是有关响堂山石窟营造史的重要发现。
1957年建立响堂寺文物保管所。1981~1982年邯郸 市、峰峰矿区两文物保管所合作对石窟进行全面调查实测,建立资料档案,并先后维修了窟群的围墙及殿宇等附属建筑。1989年开始维修南响堂石窟。
中国北朝晚期至明代佛教石窟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鼓山南端和中段西麓,分别称南响堂山、北响堂山石窟,相距 7.5公里。始凿于北朝晚期,隋、唐、明各代相继修造。现存石窟17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4300余尊。窟龛早有损坏,许多造像头部损失,有的流落于国外。1935年北平研究院考古组和1936年中国营 造学社刘敦桢及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水野清一、长广敏雄曾先后进行调查,分别发表了《南北响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录》、《河北古建筑调查日记》和《响堂山石窟》; 1957年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进行调查实测。鼓山一带为北齐佛教胜地,响堂山石窟与北齐皇室关系密切,是北朝晚期造像最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窟。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响堂山现存北朝晚期洞窟11座,即南响堂 7座,北响堂 4座。北齐石窟多具仿木结构窟廊,其中南响堂第 3、7窟,北响堂第2、3窟,在窟前四柱三开间窟廊上方又凿有大型覆钵、山花蕉叶、刹杆及火焰宝珠等,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塔形窟。窟门两侧雕八角束莲柱,门额饰以精致的宝塔、飞天,门侧壁浅雕肥大忍冬纹,整个外观装饰华丽。南响堂第 2窟窟廊檐额上雕五铺作双抄偷心造斗□,是石窟建筑中仅有的一例,为研究北朝建筑难得的实物资料。
北齐石窟平面方形,平顶,分中心塔柱式与三壁三龛式两类。中心塔柱式有南响堂1、2窟,北响堂3、6窟等;三壁三龛式有南响堂 5、7窟,北响堂2窟等。响堂山的塔柱仅三面通顶,后面凿成低矮的隧道,三壁三龛 窟则在后壁和左右壁各凿一大龛,壁脚雕宝坛一周。中心塔柱窟以北响堂第 6窟(大佛洞)规模最大,雕刻最精美,窟宽13米,深13.3米,高11.4米。中心柱坐佛高3.5 米,是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造像,窟内各壁 凿塔形列龛共16个,饰垂幔及火焰宝珠,雕饰富丽,龛内青石坐佛为民国初年补置。
三壁三龛窟以南响堂第 7 窟(千佛洞) 保存较完整, 深5.2米,宽4.6米,高3.75米。门外两侧龛内各雕一力士,窟内三壁开大龛各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前壁满雕 千佛,窟顶中心雕大型莲花,周绕八身飞天及宝珠,为 响堂山窟顶雕刻中的精品。响堂山石窟的北齐造像,面相丰圆,体形健壮,立像如上大下小的圆柱状,衣纹轻 薄疏简,紧贴身躯,已由北魏以线条为主的造型,逐步 转变为以表现形体为主的新风格,有较强的质感,成为北魏到隋唐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各窟从窟龛到宝坛、莲座、背光等细部都用深浅浮雕刻出多种繁缛而极富变化的图案纹样,诸种纹样配 置得宜,密而不乱,产生浓烈的装饰效果,形成响堂山 北齐石窟的一个特点。
响堂山遗存大量摩崖刻经,是北齐时期最重要的刻 经地之一。北响堂第2窟天统四年(568)至武平三年(572) 晋昌郡开国公唐邕所写刻《维摩诘经》、《弥勒成佛经》、 《孛经》、《胜□经》,有《唐邕写经碑》记载刻经经 过,该碑保存良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向来为中外文物、史学研究者所重。
北齐以后,隋、唐、明各代共凿 6个窟,规模都不大,雕刻装饰也比较简单。此外利用北齐洞窟内外岩壁还开凿有不少造像龛,其中隋龛近50个,最早为开皇四年(584),唐龛约300个,以武周时期居多。
两处石窟均有附属建筑群,北响堂石窟下方的常乐寺遗址占地7000平方米,内有宋塔、经幢及宋至民国年 间的石碑、造像。南响堂石窟附近有宋塔及楼阁、殿宇等。1986年清理南响堂石窟外檐,于第 2窟门外露出隋代的《滏山石窟之碑》,记述该窟始建及北周灭法等重 大事件,是有关响堂山石窟营造史的重要发现。
1957年建立响堂寺文物保管所。1981~1982年邯郸 市、峰峰矿区两文物保管所合作对石窟进行全面调查实测,建立资料档案,并先后维修了窟群的围墙及殿宇等附属建筑。1989年开始维修南响堂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