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石窟
南亚次大陆佛教文化和艺术的主要遗迹之一。凿石开窟约开始于公元前3世纪中叶﹐7~8世纪逐渐衰微。除印度比哈尔邦巴拉巴尔山区有一组最早的石窟群外﹐主要分布于温迪亚山脉和德干高原一带﹐其中重要代表有巴查﹑卡尔利﹑纳西克﹑阿旃陀等。在千馀年发展过程中﹐大致可分为早期佛教石窟(前3~公元3世纪)和笈多王朝时期石窟(4~7世纪)两大时期。
早期佛教石窟
最早的石窟是比哈尔邦格雅城北的巴拉巴尔石窟群﹐开凿年代约在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代。其中主要者为洛马沙梨西石窟。佛教兴起之初﹐佛寺建筑皆为木构茅棚﹐最初的石窟即仿木构形制。洛马沙梨西窟单穴一门﹐高仅4米﹐石穴为椭圆形﹐实为单人修隐之处。其门面完全按当时木构僧舍凿刻﹐在拱形门楣上加以茅棚式顶﹐柱﹑梁﹑檩﹑椽皆无遗漏﹐门楣还刻有一道装饰浮雕﹐以群象礼拜佛塔(窣堵婆)为题材。它的凿石技术和精心修饰代表著印度石窟艺术传统的开端﹐直接影响于日後的石窟。此後﹐石窟建筑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两类主要形制﹕佛殿或经堂式石窟﹐为僧徒拜佛的圣所﹐主体为一长方形拱顶殿堂﹐殿内正中设一窣堵婆﹐内藏佛骨。佛寺或僧房式石窟。为僧徒住所﹐中心为一方形大厅﹐周围遍凿供居住的石室﹐厅内中央正对大门处设一佛堂。多数重要石窟都兼有佛殿和僧房两种形制。现存早期佛教石窟中﹐最早的佛殿式石窟以位于孟买东南的巴查石窟为代表。该窟既有佛殿也有僧房﹐约凿于前2世纪初。殿堂高约8米﹐进深21米﹐宽9米﹐门面高10米﹐殿内排列八角形石柱27根﹐柱高4米﹐上承茅棚式拱顶﹔殿堂终端呈半圆形﹐正中立佛塔。门面凿出窗﹑露台等﹐可能还有一木构的殿堂正门。其结构仍多沿袭木构寺庙。到公元1世纪前後﹐逐渐抛弃仿木结构而自成一体﹐其杰出代表就是卡尔利石窟的大佛殿。
卡尔利石窟位于孟买东南﹐大佛殿高13.7米﹐进深37.9米﹐宽13.9米﹐全殿由中堂和两侧堂组成﹐以列柱间隔﹐中堂宽8米﹐是主要部分。两边列柱高5.4米﹐下有鼓形柱础﹐上有莲花形柱头﹐其上刻跪象﹑跃马和骑手的雕像﹐上承高8.3米的券顶。中堂终端正中立窣堵婆﹐上竖一木制伞盖。门面为石刻结构。门前立双石柱﹐莲花形柱头上刻四狮连体并立像﹐四狮之上可能还承一铜制法轮﹐但今已不存。大门与殿堂之间为门廊﹐高18米﹐三面遍布浮雕﹐两壁基部雕出群象顶托之状﹐装饰极为富丽精美。
笈多王朝时期石窟
笈多王朝时期﹐佛教石窟陆续兴建﹐其主要代表是阿旃陀石窟。此地的早期佛教石窟属小乘佛教﹐笈多时期则属大乘佛教﹐形制上基本为佛殿﹑僧房两大类﹐但雕刻更为精细﹐装饰更为华美﹐且多施彩绘壁画。阿旃陀石窟的笈多时期作品中﹐以19号窟的佛殿建筑最为卓越﹐其中堂两边列柱和柱上斗拱﹐皆饰以图案﹑花草纹样和人物浮雕﹐堂内正中的佛塔和门面的窗﹑门两边及周围墙面遍设大小神龕﹐内刻佛像或菩萨像﹐杂以花草图案和各类细部装饰。19号窟不仅以建筑优美著称﹐而且以其千姿百态的佛像雕刻标志著笈多王朝时期佛教艺术的发达。阿旃陀的僧房石窟可以1号窟为代表﹐它的中央大厅每边各宽21米﹐正门列6根石柱﹐厅内三边有16间石室和1座佛堂﹐连同门外石室共达22间﹐大厅﹑佛堂及各石室绘有精美的壁画。
石窟艺术的传播
印度佛教石窟的建筑与雕刻风格影响及於东南亚各地。但东南亚开凿石窟甚少﹐直接继承石窟艺术传统的是阿富汗和中国的佛教石窟(见中国石窟寺考古)。阿富汗巴米扬等地的石窟汇聚了印度石窟建筑和犍陀罗艺术的成果﹐将石窟和巨型造像结合起来﹐形成了中亚地区的独特的巴米扬艺术流派(见巴米扬佛教遗迹)。
(图为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阿旃陀石窟 1号窟笈多王朝菩萨像)
早期佛教石窟
最早的石窟是比哈尔邦格雅城北的巴拉巴尔石窟群﹐开凿年代约在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代。其中主要者为洛马沙梨西石窟。佛教兴起之初﹐佛寺建筑皆为木构茅棚﹐最初的石窟即仿木构形制。洛马沙梨西窟单穴一门﹐高仅4米﹐石穴为椭圆形﹐实为单人修隐之处。其门面完全按当时木构僧舍凿刻﹐在拱形门楣上加以茅棚式顶﹐柱﹑梁﹑檩﹑椽皆无遗漏﹐门楣还刻有一道装饰浮雕﹐以群象礼拜佛塔(窣堵婆)为题材。它的凿石技术和精心修饰代表著印度石窟艺术传统的开端﹐直接影响于日後的石窟。此後﹐石窟建筑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两类主要形制﹕佛殿或经堂式石窟﹐为僧徒拜佛的圣所﹐主体为一长方形拱顶殿堂﹐殿内正中设一窣堵婆﹐内藏佛骨。佛寺或僧房式石窟。为僧徒住所﹐中心为一方形大厅﹐周围遍凿供居住的石室﹐厅内中央正对大门处设一佛堂。多数重要石窟都兼有佛殿和僧房两种形制。现存早期佛教石窟中﹐最早的佛殿式石窟以位于孟买东南的巴查石窟为代表。该窟既有佛殿也有僧房﹐约凿于前2世纪初。殿堂高约8米﹐进深21米﹐宽9米﹐门面高10米﹐殿内排列八角形石柱27根﹐柱高4米﹐上承茅棚式拱顶﹔殿堂终端呈半圆形﹐正中立佛塔。门面凿出窗﹑露台等﹐可能还有一木构的殿堂正门。其结构仍多沿袭木构寺庙。到公元1世纪前後﹐逐渐抛弃仿木结构而自成一体﹐其杰出代表就是卡尔利石窟的大佛殿。
卡尔利石窟位于孟买东南﹐大佛殿高13.7米﹐进深37.9米﹐宽13.9米﹐全殿由中堂和两侧堂组成﹐以列柱间隔﹐中堂宽8米﹐是主要部分。两边列柱高5.4米﹐下有鼓形柱础﹐上有莲花形柱头﹐其上刻跪象﹑跃马和骑手的雕像﹐上承高8.3米的券顶。中堂终端正中立窣堵婆﹐上竖一木制伞盖。门面为石刻结构。门前立双石柱﹐莲花形柱头上刻四狮连体并立像﹐四狮之上可能还承一铜制法轮﹐但今已不存。大门与殿堂之间为门廊﹐高18米﹐三面遍布浮雕﹐两壁基部雕出群象顶托之状﹐装饰极为富丽精美。
笈多王朝时期石窟
笈多王朝时期﹐佛教石窟陆续兴建﹐其主要代表是阿旃陀石窟。此地的早期佛教石窟属小乘佛教﹐笈多时期则属大乘佛教﹐形制上基本为佛殿﹑僧房两大类﹐但雕刻更为精细﹐装饰更为华美﹐且多施彩绘壁画。阿旃陀石窟的笈多时期作品中﹐以19号窟的佛殿建筑最为卓越﹐其中堂两边列柱和柱上斗拱﹐皆饰以图案﹑花草纹样和人物浮雕﹐堂内正中的佛塔和门面的窗﹑门两边及周围墙面遍设大小神龕﹐内刻佛像或菩萨像﹐杂以花草图案和各类细部装饰。19号窟不仅以建筑优美著称﹐而且以其千姿百态的佛像雕刻标志著笈多王朝时期佛教艺术的发达。阿旃陀的僧房石窟可以1号窟为代表﹐它的中央大厅每边各宽21米﹐正门列6根石柱﹐厅内三边有16间石室和1座佛堂﹐连同门外石室共达22间﹐大厅﹑佛堂及各石室绘有精美的壁画。
石窟艺术的传播
印度佛教石窟的建筑与雕刻风格影响及於东南亚各地。但东南亚开凿石窟甚少﹐直接继承石窟艺术传统的是阿富汗和中国的佛教石窟(见中国石窟寺考古)。阿富汗巴米扬等地的石窟汇聚了印度石窟建筑和犍陀罗艺术的成果﹐将石窟和巨型造像结合起来﹐形成了中亚地区的独特的巴米扬艺术流派(见巴米扬佛教遗迹)。
(图为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阿旃陀石窟 1号窟笈多王朝菩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