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
雕美,同圆雕佛像相衬映,和谐而完整。项光中央为一大朵复瓣莲花,围绕以曲蔓分枝莲花忍冬,上部中间雕莲花化佛,左右两侧为相向而飞的伎乐天各六身,构成项光的外周装饰。背光雕二弟子,二飞天,二供养人相对静止的人物动态与项光上的飞天形成对比具有生动欢快的装饰趣味。
左右壁佛龛内的坐佛经宋代重塑,毫无生气,两侧泥塑胁侍菩萨高髻宝冠,服饰华丽,风姿卓越,笑靥可亲其形成是接受南朝文化之影响,属典型的秀骨清相。左壁右侧菩萨宁静谦和。左侧菩萨则欢快活跃,斜欹上身略带夸张地表现出恭敬的姿势,极富生活情趣。
壁画:
此窟是麦积山石窟最为恢宏,最多精美的壁画,而且保存最多,约99平方米,装饰了三个佛龛以外的全部壁画。除窟内佛座四周约1.21平方米为明代重绘外,均为北魏原作,内容丰富,形式完美,多为精品。
①正壁巨大规模绘制了涅经变,纵2.20米,横8.22米,略有残损。分别绘有释迦临终遗教,涅盘后为迦叶示现双足;八王分舍利以及起塔供养场面,全画面气势磅礴、气韵生动,是全窟的主题。
②左壁上部维摩洁经变,纵2.30米,横4.48米,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常见的题材,但在北朝像此处这样内容详备,画幅巨大,并以高度成熟的经变形式出现的壁画,尚属罕见。故事、人物都从《维摩诘经》诸品中的内容为主。画面人物形象和绘画技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天女造型与传世《洛神赋图》临本十分相似。故事情节组合巧妙,绘制技艺精湛,是早期经变画中的优秀作品。
③右壁上部西方净土变,纵1.63米,横4.55米,是我国石窟中现在时化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完备的一幅西方净土变。画面虽有剥落和模糊之处,但所绘人物、建筑、花卉、树木等都清晰可辨,整幅画面,构图错落有致,线描如春蚕吐丝,技法成熟,是早期具有特点的杰出作品。
④前壁七佛图与十恶十善。前壁上部为七佛图,纵1.47米,横8.22米,七佛即七世佛以横列七铺坐佛说法图构成,两侧有菩萨,弟子,比丘数身。下部门两侧画十恶十善,约14平方米。大部分已被烟重黑,有的稍见清晰。有墨书榜题十余条,可辨者四条“此人生时好□□当坠刀山地狱”“此人生时好□□□□令人截臂地狱”。“此人行十善得参益时”“ 诸天罗汉迎去时”,画面表达了惩恶劝善的思想,诚如七佛通偈所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⑤窟顶左右披《萨陲太子本生》故事。二披呈梯形,左披上底1.34米,下底3.80米,高1.48米,右披上底1.05米,下底2.50米,高1.10米。依据《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饲虎缘》绘制,左披画一座大城,城内有宫城,城外有萨陲那游猎,舍身饲虎后二兄迅疾返回报信的场景。城内国王闻信晕倒,救护等场面。右披画一大山,山崖之下群虎汹汹,饥饿觅食的情景,萨陲那跳崖,国王闻讯率众赶到。两披画面基本包含了这一故事的全部主要情节。只因剥落、漫漶、未见最后起塔供养的场面,图中故事内容和环境景物密切结合,构图巧妙,描绘生动,具有强烈的悲剧气氛。
⑥窟形正披,本生故事。采用长卷式的幅画,画了大规模出行图,自左至右有本二乘,第一本,疾驰状,第二本,已缓式停下,第三本有王者身份者下车,有数人伫立迎候,由于此图残损过甚而内容不详。
⑦窟顶前报,炎子本生。此窟前披采用中国传流长卷式构图给炎子本生。分右、中、左三段,从迦夷国王进山狩猎、追猎、误身炎子及盲父母因子遇难而大恸,天赐神药盲父母变明等复杂连续的情景,场面生动自然,将人物情节及山水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既是一幅长卷故事画,又是一幅山水人物画。
⑧窟顶天井,帝释天,纵1.32米,横4.68米,帝释天乘坐龙车张伞盖,车后飘扬旗,前后众多的乘龙飞天围绕。前方一身足踏莲台由无数伎乐天围绕下飞行的天人。整个画面以无数飘带和流云造成满天飞腾的气势。
44窟:时代:西魏
洞窟形制:
四角攒尖顶窟,高2.25米,面阔3.20 米,进深1.9 米,窟前部塌毁,仅存后部造像。
造像:
正壁龛内塑坐佛一身,龛外塑左右胁侍菩萨各一身,左、右两壁后侧塑弟子各一身。
特点:
佛高1.60米,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结跏跌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残存彩绘痕迹,覆于佛座前的悬裳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质感厚重,层次分明,富有装饰趣味。佛面形方园适中,端庄典雅、微微俯视、和蔼可亲,集中体现了西魏造像的美感。龛外胁侍菩萨高1.30米,头戴冠,发呈三缕,披于肩上又垂至臂肘,袒上身,披巾绕肩。佩项饰,下着裙,侧壁弟子高1.07米,形象质朴。
第123窟:时代、西魏
洞窟形制:
平顶方形窟,顶高2.47米,面阔2.45米,进深2.35米,其四周又凿高宽各30厘米的低坛基,正左右三壁各开一圆拱形浅龛,左右壁龛前的坛基上做方形佛座。
造像:
正壁塑一佛二菩萨,左壁维摩诘,右壁文殊师利菩萨,里侧塑二弟子,外侧塑男女二侍者(童男、童女)。
特点:
窟内佛造像生动秀美,菩萨清秀、苗条。此窟以维摩诘变为题材,左右二壁方形坛座上维摩诘居士和文殊师利菩萨均作结跏跌座,对坐论辨。维摩洁变是自魏晋以来北朝至隋唐盛行不衰的佛教艺术题材之一,多见于绘画,文献中有东晋顾恺之在瓦棺寺绘维摩诘变的记载,有“清嬴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此窟维摩诘高1.22米,头梳小髻,造型清瘦,宛如封建士大夫形象,机智、从容安详,不同于壁画和浮雕中通常所见似病容的老者,文殊高1.20米,服饰华丽,表现出沉静无畏,潇洒大度之风范,童男、童女造型天真、稚气、纯朴、活泼、生活气息很浓。着少数民族装束,塑像着力于刻划人物的面部,对于躯体和动态则作相对静止和简练的整体处理,从而突出了人物 神情和内心世界的表现,中国著名的美术评论家、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给予这二身塑像高度的评价。
壁画:
已残,仅存少许。
165窟:
位置:
西崖中层东端。
时代:
西秦或北魏早期,现存造像均为南宋。
窟形:
长方形敞口大龛。
造像:
原造像全毁,仅存束帛佛座和背光。窟内正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尊,内着僧祗支外穿通肩大衣,结跏跌坐。左右各立中年女性供养人一尊,高髻花冠椭圆脸。眉弯长与鼻相通,眼角上翘,小嘴,着当时世俗女式服装,外着交领长衣,右边腰中系带,长裙盖足露脚尖,右手握拳上举、左手下垂、衣纹线条自然流畅、身材窈窕、俏丽润秀、个性鲜明、为当时上层社会年轻贵妇的真实写照。左壁菩萨、头顶方巾、额有毫光、袒胸、内穿斜领小衣,外着开领长衫、两手重叠于腹前、手心向上、作观音相。右壁菩萨顶束高髻,面形与左菩萨相同。左、右壁菩萨面目端庄秀丽、仪态典雅、肌肤细腻、怡然自得、温婉可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此窟五身宋塑大像,均未彩,形象神韵、衣着质感全以泥质表现,这是该窟造像的重要特点之一,亦为宋塑代表作品。
壁画:
大体无存,仅有三身背光着青绿火焰纹可辨。另外,在左壁菩萨背光顶部隐约可以看出数身彩绘伎乐。
题记:
左壁菩萨右侧佛光中宋代后补的泥皮上有:“维大宋庆元丙辰四月初八……”墨书题记一行。
5窟:
俗称:
“牛儿堂”。
位置:
位于东崖西侧最高处,上七佛阁左侧。
时代:
随、初唐、经宋、明重修。
窟形:
仿木构建筑崖阁式洞窟,前有窟廊,后凿一窟二龛,为“三式佛”龛中窟平面呈椭圆形,穹窿顶。
造像:
中窟塑一佛二弟子
左右壁佛龛内的坐佛经宋代重塑,毫无生气,两侧泥塑胁侍菩萨高髻宝冠,服饰华丽,风姿卓越,笑靥可亲其形成是接受南朝文化之影响,属典型的秀骨清相。左壁右侧菩萨宁静谦和。左侧菩萨则欢快活跃,斜欹上身略带夸张地表现出恭敬的姿势,极富生活情趣。
壁画:
此窟是麦积山石窟最为恢宏,最多精美的壁画,而且保存最多,约99平方米,装饰了三个佛龛以外的全部壁画。除窟内佛座四周约1.21平方米为明代重绘外,均为北魏原作,内容丰富,形式完美,多为精品。
①正壁巨大规模绘制了涅经变,纵2.20米,横8.22米,略有残损。分别绘有释迦临终遗教,涅盘后为迦叶示现双足;八王分舍利以及起塔供养场面,全画面气势磅礴、气韵生动,是全窟的主题。
②左壁上部维摩洁经变,纵2.30米,横4.48米,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常见的题材,但在北朝像此处这样内容详备,画幅巨大,并以高度成熟的经变形式出现的壁画,尚属罕见。故事、人物都从《维摩诘经》诸品中的内容为主。画面人物形象和绘画技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天女造型与传世《洛神赋图》临本十分相似。故事情节组合巧妙,绘制技艺精湛,是早期经变画中的优秀作品。
③右壁上部西方净土变,纵1.63米,横4.55米,是我国石窟中现在时化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完备的一幅西方净土变。画面虽有剥落和模糊之处,但所绘人物、建筑、花卉、树木等都清晰可辨,整幅画面,构图错落有致,线描如春蚕吐丝,技法成熟,是早期具有特点的杰出作品。
④前壁七佛图与十恶十善。前壁上部为七佛图,纵1.47米,横8.22米,七佛即七世佛以横列七铺坐佛说法图构成,两侧有菩萨,弟子,比丘数身。下部门两侧画十恶十善,约14平方米。大部分已被烟重黑,有的稍见清晰。有墨书榜题十余条,可辨者四条“此人生时好□□当坠刀山地狱”“此人生时好□□□□令人截臂地狱”。“此人行十善得参益时”“ 诸天罗汉迎去时”,画面表达了惩恶劝善的思想,诚如七佛通偈所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⑤窟顶左右披《萨陲太子本生》故事。二披呈梯形,左披上底1.34米,下底3.80米,高1.48米,右披上底1.05米,下底2.50米,高1.10米。依据《贤愚经、摩诃萨埵以身饲虎缘》绘制,左披画一座大城,城内有宫城,城外有萨陲那游猎,舍身饲虎后二兄迅疾返回报信的场景。城内国王闻信晕倒,救护等场面。右披画一大山,山崖之下群虎汹汹,饥饿觅食的情景,萨陲那跳崖,国王闻讯率众赶到。两披画面基本包含了这一故事的全部主要情节。只因剥落、漫漶、未见最后起塔供养的场面,图中故事内容和环境景物密切结合,构图巧妙,描绘生动,具有强烈的悲剧气氛。
⑥窟形正披,本生故事。采用长卷式的幅画,画了大规模出行图,自左至右有本二乘,第一本,疾驰状,第二本,已缓式停下,第三本有王者身份者下车,有数人伫立迎候,由于此图残损过甚而内容不详。
⑦窟顶前报,炎子本生。此窟前披采用中国传流长卷式构图给炎子本生。分右、中、左三段,从迦夷国王进山狩猎、追猎、误身炎子及盲父母因子遇难而大恸,天赐神药盲父母变明等复杂连续的情景,场面生动自然,将人物情节及山水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既是一幅长卷故事画,又是一幅山水人物画。
⑧窟顶天井,帝释天,纵1.32米,横4.68米,帝释天乘坐龙车张伞盖,车后飘扬旗,前后众多的乘龙飞天围绕。前方一身足踏莲台由无数伎乐天围绕下飞行的天人。整个画面以无数飘带和流云造成满天飞腾的气势。
44窟:时代:西魏
洞窟形制:
四角攒尖顶窟,高2.25米,面阔3.20 米,进深1.9 米,窟前部塌毁,仅存后部造像。
造像:
正壁龛内塑坐佛一身,龛外塑左右胁侍菩萨各一身,左、右两壁后侧塑弟子各一身。
特点:
佛高1.60米,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结跏跌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残存彩绘痕迹,覆于佛座前的悬裳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质感厚重,层次分明,富有装饰趣味。佛面形方园适中,端庄典雅、微微俯视、和蔼可亲,集中体现了西魏造像的美感。龛外胁侍菩萨高1.30米,头戴冠,发呈三缕,披于肩上又垂至臂肘,袒上身,披巾绕肩。佩项饰,下着裙,侧壁弟子高1.07米,形象质朴。
第123窟:时代、西魏
洞窟形制:
平顶方形窟,顶高2.47米,面阔2.45米,进深2.35米,其四周又凿高宽各30厘米的低坛基,正左右三壁各开一圆拱形浅龛,左右壁龛前的坛基上做方形佛座。
造像:
正壁塑一佛二菩萨,左壁维摩诘,右壁文殊师利菩萨,里侧塑二弟子,外侧塑男女二侍者(童男、童女)。
特点:
窟内佛造像生动秀美,菩萨清秀、苗条。此窟以维摩诘变为题材,左右二壁方形坛座上维摩诘居士和文殊师利菩萨均作结跏跌座,对坐论辨。维摩洁变是自魏晋以来北朝至隋唐盛行不衰的佛教艺术题材之一,多见于绘画,文献中有东晋顾恺之在瓦棺寺绘维摩诘变的记载,有“清嬴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此窟维摩诘高1.22米,头梳小髻,造型清瘦,宛如封建士大夫形象,机智、从容安详,不同于壁画和浮雕中通常所见似病容的老者,文殊高1.20米,服饰华丽,表现出沉静无畏,潇洒大度之风范,童男、童女造型天真、稚气、纯朴、活泼、生活气息很浓。着少数民族装束,塑像着力于刻划人物的面部,对于躯体和动态则作相对静止和简练的整体处理,从而突出了人物 神情和内心世界的表现,中国著名的美术评论家、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给予这二身塑像高度的评价。
壁画:
已残,仅存少许。
165窟:
位置:
西崖中层东端。
时代:
西秦或北魏早期,现存造像均为南宋。
窟形:
长方形敞口大龛。
造像:
原造像全毁,仅存束帛佛座和背光。窟内正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尊,内着僧祗支外穿通肩大衣,结跏跌坐。左右各立中年女性供养人一尊,高髻花冠椭圆脸。眉弯长与鼻相通,眼角上翘,小嘴,着当时世俗女式服装,外着交领长衣,右边腰中系带,长裙盖足露脚尖,右手握拳上举、左手下垂、衣纹线条自然流畅、身材窈窕、俏丽润秀、个性鲜明、为当时上层社会年轻贵妇的真实写照。左壁菩萨、头顶方巾、额有毫光、袒胸、内穿斜领小衣,外着开领长衫、两手重叠于腹前、手心向上、作观音相。右壁菩萨顶束高髻,面形与左菩萨相同。左、右壁菩萨面目端庄秀丽、仪态典雅、肌肤细腻、怡然自得、温婉可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此窟五身宋塑大像,均未彩,形象神韵、衣着质感全以泥质表现,这是该窟造像的重要特点之一,亦为宋塑代表作品。
壁画:
大体无存,仅有三身背光着青绿火焰纹可辨。另外,在左壁菩萨背光顶部隐约可以看出数身彩绘伎乐。
题记:
左壁菩萨右侧佛光中宋代后补的泥皮上有:“维大宋庆元丙辰四月初八……”墨书题记一行。
5窟:
俗称:
“牛儿堂”。
位置:
位于东崖西侧最高处,上七佛阁左侧。
时代:
随、初唐、经宋、明重修。
窟形:
仿木构建筑崖阁式洞窟,前有窟廊,后凿一窟二龛,为“三式佛”龛中窟平面呈椭圆形,穹窿顶。
造像:
中窟塑一佛二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