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保护区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5日 点击数: 字号:

  科尔沁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面积126987公顷,1985年经兴安盟公署批准建立,1994年升为自治区(省)级,1995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珍禽及典型的科尔沁草原自然景观。本区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低山丘陵与科尔沁沙地的过渡带上,属中温型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内林、灌、草及河流、湖泊、沼泽等湿地天然镶嵌组合,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区内有高等植物65科、452种;鸟类16目16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34种,并且为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鹳、大鸨等珍禽的繁殖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
  科尔沁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东北部新佳木苏木境内,是一个以保护科尔沁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及栖息在这里的鹤类、鹳类等珍稀鸟类为对象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科尔沁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形成了湿地珍禽、天榆树林、科尔沁草原三大代表性景观。科尔沁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科尔沁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及栖息在这里的鹤类、鹤类等珍稀鸟类为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在该保护区境内比较完整地保留下了科尔沁草原自然景观的原有面貌。这里分布着以家榆、大果榆为建群种的榆树天然次生林;以西伯利亚杏十大针茅为建群种的灌丛化草原,以及类型多样的湿地。保护区最突出的景观特征是沙蛇地植被和低湿地植被镶嵌分布,在沙蛇地上以疏林灌丛群落为主要代表,在地势平坦的沙质粟钙上上,广泛分布着西伯利亚杏十大针茅灌丛化草原,在沙蛇地之间的低湿滩地中沼泽植被和草甸植被呈环状分布。在保护区有限的空间内,浓缩了科尔沁草原的主要代表类型。由于保护区生境类型复杂,湿地、草原、灌丛、疏林、农田、沙丘,以及遍布保护区的大小40余个水泡镶嵌分布,为各种不同类型的鸟类的栖息、繁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
  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与范围
  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东部,行政区域包括:新佳木苏木和高力板镇北部地区。地理坐标东经121°41′~122°14′,北纬44°51′~45°18′,北界靠内蒙古突泉县,东与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相邻,南以霍林河为界,西距旗政府所在地巴彦胡硕镇27公里,保护区南北长约47公里,东西宽约43公里,总面积126987公顷。
  2、自然条件
  2.1地质地貌
  保护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松辽断陷盆地的边缘区域。松辽盆地作为华力褶皱带中具独立性的中间硬块,受印支运动影响,沿大兴安岭东麓深段裂持续下降,并逐渐扩大,形成中、新生带陆相沉积盆地,目前为第四系冲积、风积及湖相沉积物所覆盖。使整个地貌呈现西北高而东南低。
  地貌形态由波状丘陵、沙丘,以及丘间分布的河漫滩、阶地、低洼盆地冲积平原组成。丘陵多为波状且顶部平坦,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西北部,海拔最高位261米,该区域分布的植被类型有:大果榆—西伯利亚杏混交林、西伯利亚杏灌丛,在保护区境内分布着3条河流,分别是额木特河、突泉河和霍林河,分布在保护区的北部和南部,由于河流在保护区境内均属下游,因此,在保护区内形成了3块湿地,其中,较为典型的湿地为霍林河流域湿地。保护区内除波状丘陵地和无尾河湿地以外的地域均为沙地,这是由于在历史上嫩江中游干、
  支流沿岸的冲积平原上,经风力吹蚀搬运形成的大面积科尔沁沙地的一部分。丘陵多为椭圆形,其上发育着大果榆疏林和西伯利亚杏灌丛以及沙蒿等植物,个别地区分布有半固定和流动沙丘。
  2.2气候
  保护区属中温型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具有寒暑剧变的特点。春季多风,夏季温热,降雨集中在7、8、9月,日照充足,秋凉而短促,冬季漫长寒冷。保护区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3132.5小时,植物生长季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成熟。年平均温度5.5℃,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3.1℃;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13.7℃。初霜期在9月底,终霜期4月底,无霜期约140天左右,≥10℃积温为3000℃。降水是保护区的主要水分来源之一,其特点是降水集中,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匀,冬、春季雨雪少,春季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383毫米,降水量75%集中在夏季,植物生长季节(4~10月初)雨量约占90%。年蒸发量为2390毫米,是降水量的6倍多,湿润度为0.3~0.4。保护区内全年盛行西北风,平均风速为4.5米/秒,4~5月份风速达到最大值。
  2.3土壤
  科尔沁自然保护区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是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主要是腐殖质积累和钙质化过程,其机械组成质地较轻,主要为细砂粒和粗粉砂粒,这类土壤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西部和北部。
  在保护区的中部和南部分布着风沙土,其表面常出现移动与堆积过程,土壤剖面不明显,只有非常弱的腐殖层和母质层,缺少淀积层,是一种发育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原始阶段幼年土壤。这类土壤在保护区分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保护区内分布的草甸土和沼泽土主要集中在北部突泉河、额木特河流域,中部分布在霍林河流域与向海自然保护区交界处。由于草甸土的成土母质是河流冲积、洪积和湖积物,所以这类土壤多出现在河流阶地、丘陵间盆地、沙坨间甸子地、冲积平原等地形部位上,其形成过程为潜育过程和腐殖质积累过程。沼泽土以低洼积水的地形为其成土的主要条件,泥炭化过程和潜育过程是沼泽土形成的两个基本过程,因此,土壤剖面构造由泥炭层、潜育层组成。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