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自然保护区
一、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1983年建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濒危珍禽及其生境。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林业部与日本政府环境厅订立了《中日共同保护研究及其栖息地》[1]合作项目。
二、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陕西洋县境内,地处秦岭南坡中段的中山带地区。
三、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山地向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带,坡缓谷宽,沟底溪水纵横,河谷两岸有成片的水田。气候年均温14.5℃,最冷月均温为2.1℃,极端低温零下9.7℃;年降水量为800毫米,7—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无霜期240天。
四、植物资源:
保护区大部分为森林覆盖。顶级植被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由于人类活动频繁,目前多为次生灌丛。只有小山沟或山梁,有块状栎林或乔木林。主要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毛栗、水青冈、杨、柳、山核桃、青皮槭、水曲柳等。灌木有松花竹、野刺梅、野花椒等;藤本有猕猴桃、南蛇藤等。
五、动物资源:
在全世界的鸟类中,是最为珍稀濒危的种类之一。在1960年召开的第12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上被定为“国际保护鸟”。1981年5月在我国陕西秦岭南坡洋县发现,当时仅有7只。被命名为“秦岭一号群体” 。这是我国自1964年以来复查到的第一个野生群
衰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森林采伐,湿地环境的破坏,使其栖息地缩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的食物减少;人为猎捕;蛇、青鼬、猛禽等天敌的威胁。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鹳形目科属。别名“朱鹭”。
全身羽毛大部分为白色,翅为粉红色,头部为橙红色,喙黑色细长且弯曲,其尖端和基部为朱红色。后颈枕部有若干羽毛延伸成矛状,形成羽冠。它体态优美,羽色艳丽,是一种美丽动人的鸟。
朱鹮自然保护区位于汉中洋县的姚家沟、金家河、三岔河等地。据1984年统计,世界上只有20只,除日本笼养3只和北京动物园笼养的几只外,其余都生活在秦岭南麓的洋县,命名为“秦岭一号朱鹤群体”。
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英文名Japanese Crested Ibis又称朱鹭(通名)、红鹤、朱脸鹮鹭(北名)、日本凤头。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最北为西伯利亚北部(北纬50°30′),最南为台湾东部(北纬20°30′)。20世纪70年代,西伯利亚和朝鲜半岛已无野生报导。朱鹮被视为吉祥之鸟。它的体长80公分,体重约1800克。通体白色,两翅与腹部及尾渲染着美丽的朱红色泽。嘴长约17厘米,尖端微向下弯曲,脸裸呈红色,枕部有数十根柳叶状的羽毛延伸,形成羽冠,腿与爪亦为朱红色,喜欢栖于浅涧和稻田中觅食水生昆虫,多结伴成群翱翔。
朱鹮以其特有的羽色和秀雅的体态以及起落时翩翩起舞的轻盈舞姿,为历代诗人所歌咏。早有“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朱鹮戏新藻,徘徊流涧曲”的优美诗句流传。
保护区1983年建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濒危珍禽及其生境。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林业部与日本政府环境厅订立了《中日共同保护研究及其栖息地》[1]合作项目。
二、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陕西洋县境内,地处秦岭南坡中段的中山带地区。
三、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山地向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带,坡缓谷宽,沟底溪水纵横,河谷两岸有成片的水田。气候年均温14.5℃,最冷月均温为2.1℃,极端低温零下9.7℃;年降水量为800毫米,7—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无霜期240天。
四、植物资源:
保护区大部分为森林覆盖。顶级植被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由于人类活动频繁,目前多为次生灌丛。只有小山沟或山梁,有块状栎林或乔木林。主要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毛栗、水青冈、杨、柳、山核桃、青皮槭、水曲柳等。灌木有松花竹、野刺梅、野花椒等;藤本有猕猴桃、南蛇藤等。
五、动物资源:
在全世界的鸟类中,是最为珍稀濒危的种类之一。在1960年召开的第12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上被定为“国际保护鸟”。1981年5月在我国陕西秦岭南坡洋县发现,当时仅有7只。被命名为“秦岭一号群体” 。这是我国自1964年以来复查到的第一个野生群
朱鹮
体。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的工作。根据1999年的数量统计,目前野生的总数以达200只左右。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多年,作为一个物种,从兴盛到衰亡,只经历了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衰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森林采伐,湿地环境的破坏,使其栖息地缩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的食物减少;人为猎捕;蛇、青鼬、猛禽等天敌的威胁。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鹳形目科属。别名“朱鹭”。
全身羽毛大部分为白色,翅为粉红色,头部为橙红色,喙黑色细长且弯曲,其尖端和基部为朱红色。后颈枕部有若干羽毛延伸成矛状,形成羽冠。它体态优美,羽色艳丽,是一种美丽动人的鸟。
朱鹮自然保护区
朱鹮自然保护区位于汉中洋县的姚家沟、金家河、三岔河等地。据1984年统计,世界上只有20只,除日本笼养3只和北京动物园笼养的几只外,其余都生活在秦岭南麓的洋县,命名为“秦岭一号朱鹤群体”。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英文名Japanese Crested Ibis又称朱鹭(通名)、红鹤、朱脸鹮鹭(北名)、日本凤头。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最北为西伯利亚北部(北纬50°30′),最南为台湾东部(北纬20°30′)。20世纪70年代,西伯利亚和朝鲜半岛已无野生报导。朱鹮被视为吉祥之鸟。它的体长80公分,体重约1800克。通体白色,两翅与腹部及尾渲染着美丽的朱红色泽。嘴长约17厘米,尖端微向下弯曲,脸裸呈红色,枕部有数十根柳叶状的羽毛延伸,形成羽冠,腿与爪亦为朱红色,喜欢栖于浅涧和稻田中觅食水生昆虫,多结伴成群翱翔。
朱鹮以其特有的羽色和秀雅的体态以及起落时翩翩起舞的轻盈舞姿,为历代诗人所歌咏。早有“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朱鹮戏新藻,徘徊流涧曲”的优美诗句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