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基金会

世界自然基金会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5日 点击数: 字号:
观念、以及减少浪费行消费和污染。九十年代的战略还减少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主导化,以增加与当地居民的合作
  199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功地开展了限制象牙交易的国际活动。1992年,它与其他组织共同促使各国政府在巴西里约热对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生物多样化和气候公约。世界自然基金会同时还与其他各民间环保团体保持着联系。它尤其重视与当地居民合作,解决各地迫切的自然保护问题。
  在赞比亚卡富埃平原地区,世界自然基金会帮助当地政府成功地解决了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当地居民接受训练成为保护野生沼泽羚羊的一支力量,他们看护并报告这种不断锐减的羚羊的数量,由于当地居民保护措施得力,羚羊的数目如今不断增多,并可以通过捕猎淘汰一些弱者。通过向打猎爱好者收取的费用又重新用于社区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上。[2]


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

  1979年 世界自然基金会总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了一份特殊的协议。协议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成立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六人委员会,三名成员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另外三人来自新组建的中国环境科学协会。这个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协调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和机构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环境保护工作的联系。它在中国开始了重点优先项目,其中第一个就是大熊猫的保护。世界自然基金会也因此成为在中国开展实地工作的第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
  1980年 美国科学家乔治·夏勒博士受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政府邀请来到中国开展熊猫研究。
  
  1985-1988年
国家林业部(现为国家林业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关于大熊猫以及其栖息地的调查。根据这一调查,大约有1000只大熊猫在野外栖息。
  
  1992年
国家林业部(现为国家林业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启动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管理计划,计划新建14个新的熊猫保护区,提高原有的13个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创建15个生态走廊促进不同熊猫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等到这个计划结束,60%的熊猫栖息地将得到保护。
  
  1989-1995年
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了一系列的熊猫保护工作,包括培训,巡护和科研设备提供等,支持建立卧龙熊猫繁育中心,支持卧龙保护区五一棚区域的每月监测工作等。
  
  1995年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成立。该项目旨在降低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
  
  1996年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环境教育项目成立。该项目旨在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使人口对于资源的需求不会造成对于环境的破坏;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森林项目成立。该项目旨在森林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经营,以提供森林产品和生态服务功能;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办公室成立;TRAFFIC开始在中国开展与野生动植物贸易相关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1997年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政府开始平武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强调在保护项目中考虑当地社区发展,以实现如何缓解熊猫与人之间的冲突;“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在中国发起。该项目旨在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中国中小学课程中。
  1996-2000年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平武培训了300多名自然保护员工和当地政府官员,培训内容包括自然保护区管理、监测、反盗猎及社区如何参与保护等。
  1998年 四川省林业厅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始岷山区域的11个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
  1999年 第三次全国熊猫调查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了技术与资金支持;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项目开始实施。该项目旨在通过白马雪山和香格里拉地区可持续社区的建设,与当地群众共同努力恢复和弘扬藏区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并推动青藏高原乃至全国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00年 中国新的房间空调器能效标准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通过。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节约大量电力资源,防止低于 最低能效标准的空调器在市场上销售。
  2001年 开展2001湿地使者行动,主题为“把知识带回家乡”,10个高校环保社团到长江项目示范点接受培训后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宣传湿地可持续利用的经验;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大熊猫分布的最北区域-秦岭山脉开始实施保护与发展共进项目;森林认证工作组成立,并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以制定中国的森林认证政策;TRAFFIC中国项目成立;600多只天鹅返回青山垸越冬;西畔山洲替代产业初现成果,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2002年 14块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并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确认为全球第71份献给地球的礼物,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份“礼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和陕西省林业厅签署协议,新建13个自然保护区及5条生态走廊。该项目旨在将秦岭区域破碎的熊猫种群重新联系起来;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四川大熊猫保护通讯创办,成为四川省各熊猫保护区间的一个有效交流平台;中国国有林首次获得FSC认证,共计420,000公顷;包括长江项目在内的世界自然基金会、汇丰银行“投资大自然”项目正式启动。这个新启动的长江项目主要工作区域在湖北,目标是恢复沿岸湖泊与长江的联系。
  2003年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正式在北京启动并举行首次工作会议,计划在未来的二年里给中央提供一个关于中国如何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建议书;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的推动下,陕西省政府批准新建5个熊猫自然保护区和5条生态走廊,使秦岭的熊猫保护区域超过15万公顷。这被世界自然基金会总部确认为“献给地球的礼物”;
  岷山的17个熊猫保护区都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中国颁布《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该指南是中国教育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密切合作完成的。它的颁布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融入中国50万所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中;TRAFFIC成立传统中医药咨询专家组。专家组的建立旨在为中药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2004年 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首次长江中下游水鸟普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目前有1596只野生大熊猫;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项目开始实施。该项目旨在通过白马雪山和香格里拉地区可持续社区的建设,与当地群众共同努力恢复和弘扬藏区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并推动青藏高原乃至全国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05年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森林和贸易网络的一部分,中国森林和贸易网络也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宣告成立。该网络旨在促进承诺负责任的森林经营单位和购买林产品公司之间的市场联系;9块湿地加入国际重要湿地,中国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到30个;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推动创建的 “长江论坛”在武汉启动。来自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交通部、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以及长江干流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高层代表首次共聚一堂,共商长江流域保护与发展大计。[3]


相关资料

  ·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之时,适逢大熊猫“熙熙”来到英国的伦敦动物园访问。世界自然基金会认识到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组织标志可以克服所有语言上的障碍。于是他们一致赞同将大熊猫的形象作为该组织的象征。从此,大熊猫便成为全球自然保护运动的一个偶像标志。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创始人认为,组织最有效的工作方式是在各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于是该组织展开了国家计划项目,在各国所筹集的基金的三分之二转交给瑞士莫
共3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484个字符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