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向应纪念馆
关向应
1904.9.18~1946.7.21 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原名关致(治)祥。生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关家屯。满族。1920年入大连伏见台公学堂读书,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4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赴莫斯科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5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爆发后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共青团工作。同年秋到青岛、济南等地,整顿和恢复共青团组织,领导工人罢工斗争,年底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1927年5月被选为团中央委员。后被派往河南省委工作,不久到上海在共青团中央局组织部工作。1928年6月,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9月曾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在共青团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团中央书记。1930年初调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长江局工作。次年在上海组织工人罢工斗争时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经组织营救出狱。 1931年1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冬被派往湘鄂西苏区,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和红军第3军政治委员。 同贺龙率部向襄河以北之国民党军发起攻势作战,连续取得龙王集、文家墩等战斗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苏区。曾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6月开始,参与领导创建黔东苏区。期间与贺龙一起同“左”倾错误进行了坚决斗争,主持恢复被解散的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巩固和扩大了红军队伍。是年10月,红3军和红6军团会师后,恢复第2军团番号,任副政治委员。为策应第一方面军长征,与贺龙、任弼时统一指挥红2、6军团开展湘西攻势,歼灭和牵制大量国民党军,创建了湘鄂川黔苏区,任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委员、军委分会委员和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反“围剿”作战,相继取得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园等战斗的胜利。1935年11月,同贺龙、任弼时等指挥红2、6军团由湖南桑植开始长征。次年7月到达西康甘孜(今属四川省)与第四方面军会合后,红2、6军团和第32军组成第二方面军,任副政治委员,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曾对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活动进行了斗争。1936年12月任第二方面军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 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政训处主任,不久改任政治委员。1937年9月,同师长贺龙率部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在同蒲铁路(大同-风陵渡)北段打击日军,并配合国民党军进行忻口战役。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参与指挥所部击退日伪军万余人向晋西北的进犯,连续收复宁武、岢岚等7座县城。同年12月,与贺龙率120师主力开赴冀中,任冀中区总指挥部政治委员。1939年4月参与指挥齐会战斗,取得首次在平原作战歼灭日军1个大队的胜利,并粉碎了日伪军多次“围攻”,巩固了冀中根据地。率工作组到冀中八路军第3纵队组织培训政治工作干部。曾撰写《论坚持冀中平原游击战争》一文,对巩固冀中根据地,坚持开展平原游击战争起了指导作用。1939年9月,他同贺龙指挥陈庄战斗,取得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的胜利。同年底,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他同贺龙率120师主力返回晋西北,领导军民进行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1940年11月起任晋西北军区政治委员,晋绥军区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参与领导军民挫败日伪军多次“扫荡”与“蚕食”,不断巩固和扩大晋绥抗日根据地。1941年秋因病到延安休养。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7月21日在延安病逝。。
关向应故居已于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大连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向应纪念馆位于大连市金州区东北30千米处,始建于1964年,当初只有5间瓦房,后经多次修建不断完善。1986年7月1日纪念关向应逝世40周年时,重建起面积260平方米、占地4000平方米的纪念馆,王震题写馆名, 由关向应故居、关向应纪念馆、录像厅三部分组成。。2002年为纪念关向应诞辰100周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扩建,使建筑面积880平方米、占地9600平方米的纪念馆更加壮观。
第一部分为关向应故居,是一座三间石砌低矮的茅草房,1902年9月10日关向应在此出生,这里有他少年时代亲手栽种的大槐树和一家世代传用的老石磨。
第二部分为关向应纪念馆,院中有关向应半身塑像。塑像后是一排整齐的展览大厅,分三个展室十个部分,用大量实物和珍贵的照片较翔实地介绍了关向应的一生。
第三部分为录像厅,向参观人员播放“关向应的生平事迹”、“追悼会录像”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该馆录像带等。
关向应故居已于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大连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04.9.18~1946.7.21 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原名关致(治)祥。生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关家屯。满族。1920年入大连伏见台公学堂读书,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4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赴莫斯科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5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爆发后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共青团工作。同年秋到青岛、济南等地,整顿和恢复共青团组织,领导工人罢工斗争,年底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1927年5月被选为团中央委员。后被派往河南省委工作,不久到上海在共青团中央局组织部工作。1928年6月,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9月曾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在共青团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团中央书记。1930年初调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长江局工作。次年在上海组织工人罢工斗争时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经组织营救出狱。 1931年1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冬被派往湘鄂西苏区,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委员、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和红军第3军政治委员。 同贺龙率部向襄河以北之国民党军发起攻势作战,连续取得龙王集、文家墩等战斗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苏区。曾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6月开始,参与领导创建黔东苏区。期间与贺龙一起同“左”倾错误进行了坚决斗争,主持恢复被解散的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巩固和扩大了红军队伍。是年10月,红3军和红6军团会师后,恢复第2军团番号,任副政治委员。为策应第一方面军长征,与贺龙、任弼时统一指挥红2、6军团开展湘西攻势,歼灭和牵制大量国民党军,创建了湘鄂川黔苏区,任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委员、军委分会委员和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反“围剿”作战,相继取得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园等战斗的胜利。1935年11月,同贺龙、任弼时等指挥红2、6军团由湖南桑植开始长征。次年7月到达西康甘孜(今属四川省)与第四方面军会合后,红2、6军团和第32军组成第二方面军,任副政治委员,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曾对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活动进行了斗争。1936年12月任第二方面军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 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政训处主任,不久改任政治委员。1937年9月,同师长贺龙率部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在同蒲铁路(大同-风陵渡)北段打击日军,并配合国民党军进行忻口战役。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参与指挥所部击退日伪军万余人向晋西北的进犯,连续收复宁武、岢岚等7座县城。同年12月,与贺龙率120师主力开赴冀中,任冀中区总指挥部政治委员。1939年4月参与指挥齐会战斗,取得首次在平原作战歼灭日军1个大队的胜利,并粉碎了日伪军多次“围攻”,巩固了冀中根据地。率工作组到冀中八路军第3纵队组织培训政治工作干部。曾撰写《论坚持冀中平原游击战争》一文,对巩固冀中根据地,坚持开展平原游击战争起了指导作用。1939年9月,他同贺龙指挥陈庄战斗,取得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的胜利。同年底,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他同贺龙率120师主力返回晋西北,领导军民进行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1940年11月起任晋西北军区政治委员,晋绥军区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参与领导军民挫败日伪军多次“扫荡”与“蚕食”,不断巩固和扩大晋绥抗日根据地。1941年秋因病到延安休养。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7月21日在延安病逝。。
关向应故居已于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大连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向应纪念馆位于大连市金州区东北30千米处,始建于1964年,当初只有5间瓦房,后经多次修建不断完善。1986年7月1日纪念关向应逝世40周年时,重建起面积260平方米、占地4000平方米的纪念馆,王震题写馆名, 由关向应故居、关向应纪念馆、录像厅三部分组成。。2002年为纪念关向应诞辰100周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扩建,使建筑面积880平方米、占地9600平方米的纪念馆更加壮观。
第一部分为关向应故居,是一座三间石砌低矮的茅草房,1902年9月10日关向应在此出生,这里有他少年时代亲手栽种的大槐树和一家世代传用的老石磨。
第二部分为关向应纪念馆,院中有关向应半身塑像。塑像后是一排整齐的展览大厅,分三个展室十个部分,用大量实物和珍贵的照片较翔实地介绍了关向应的一生。
第三部分为录像厅,向参观人员播放“关向应的生平事迹”、“追悼会录像”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该馆录像带等。
关向应故居已于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大连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一篇:平西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 03-18 ]
下一篇:段玉裁纪念馆[ 0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