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烈士纪念馆
自鸦片战争以来,浙江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千上万的浙江儿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8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杭州一级风景保护区内的云居山上兴建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1987年12月举行了奠基仪式,1990年3月举行烈士纪念碑揭幕式,并决定恢复停建的纪念馆主馆工程。1991年9月,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烈士纪念馆工程包括: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大型铜浮雕壁、大型花岗岩群雕、纪念广场、上山甬道、上山车行道、停车场、园林小品等二士多个建筑项目。总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投资1700万元。
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内分7个厅,共陈列了自辛亥革命以来直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近350位革命烈士的斗争史迹,通过1000余张照片、400多件革命文物将历史背景与具体人物联系起来,以史串人,观众既可从宏观上把握近百年来浙江革命发展的轨迹,又可详细了解先烈悲壮、动人的斗争情节。展厅内采用雕塑、沙盘、油画等表现手段,以及运用电影、录像等形式,力求全方位、多层次表现革命烈士斗争的史实,对群众进行生动直观的革命传统教育。
纪念馆碑高27米,碑身系汉白玉贴面,线条简洁、庄严挺拔,呈“风帆”形,象征浙江革命斗争如“钱江潮”中的航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乘风破浪前进。碑座采用黑色花岗石贴面,顶面和前面上方,用枣红色花岗石贴面,象征革命烈士的鲜血洒遍祖国大地,碑正面镶嵌着陈云同志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浮雕壁环绕纪念碑的东西两侧和北面,长82米,高4.5米,它婉蜓曲折,寓意钱江潮水,既增强了纪念碑的艺术效果,又丰富了瞻仰内容,在浅灰色花岗石上饰面上镶嵌了紫铜板锻轧的浙江自辛亥革命以来各历史时期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群像.东端迎面行军礼的战士立像和西端手托橄榄枝、和平鸽的母子立像,表示向先烈们致敬.
大型花岗石群雕座落在纪念馆碑对应的主甬道南端,采用散点布局,与自然景石融为一体。
上山甬道长560米,入口位于万松岭路中段,一对高大方正的变体狮形门柱和汉白玉贴面花圈祭坛,使入口处显得庄重而有新意.沿甬道拾级而上,登上378级台阶和休息平台,即到纪念碑前.纪念馆和纪念碑前各设有一个能容纳3000余人进行悼念活动的广场。
烈士纪念馆的建成为美丽的西湖增添了一个新的景点。苍松翠柏,烘托了革命纪念地庄严肃穆的气氛。春天,杜鹃漫山,玉兰夹道;秋日,霜叶遍地,桂香四溢。在馆区各制高地还建立了一些园林小品和茶室等服务设施。有“左揽湖右揽江”的积义亭,有掩映于松林之间的云松亭,而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南面车行道转弯处的浙江陆军监狱牲烈士纪念亭。亭内安放了“浙江陆军监狱牲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是陈云同志题写的“死难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苏渊雷撰写的碑文,以及沙孟海、郭仲选等书面名家题写的亭名、楹联,更增添了纪念亭的文化内涵。此亭也是杭州南线风景区内俯瞰西湖全景的最佳处。总之,园林式建筑是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建筑的显著特色之一。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建设过程中曾得到省委、省政府以及全省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省财政拨款1300余万元,全省各市(地)及全省青少年纷纷解囊,达400万元。各机关、厂矿团体等多次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成为纪念馆建设的一段佳话。
1992年6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浙江革命烈纪念馆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内分7个厅,共陈列了自辛亥革命以来直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近350位革命烈士的斗争史迹,通过1000余张照片、400多件革命文物将历史背景与具体人物联系起来,以史串人,观众既可从宏观上把握近百年来浙江革命发展的轨迹,又可详细了解先烈悲壮、动人的斗争情节。展厅内采用雕塑、沙盘、油画等表现手段,以及运用电影、录像等形式,力求全方位、多层次表现革命烈士斗争的史实,对群众进行生动直观的革命传统教育。
纪念馆碑高27米,碑身系汉白玉贴面,线条简洁、庄严挺拔,呈“风帆”形,象征浙江革命斗争如“钱江潮”中的航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乘风破浪前进。碑座采用黑色花岗石贴面,顶面和前面上方,用枣红色花岗石贴面,象征革命烈士的鲜血洒遍祖国大地,碑正面镶嵌着陈云同志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浮雕壁环绕纪念碑的东西两侧和北面,长82米,高4.5米,它婉蜓曲折,寓意钱江潮水,既增强了纪念碑的艺术效果,又丰富了瞻仰内容,在浅灰色花岗石上饰面上镶嵌了紫铜板锻轧的浙江自辛亥革命以来各历史时期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群像.东端迎面行军礼的战士立像和西端手托橄榄枝、和平鸽的母子立像,表示向先烈们致敬.
大型花岗石群雕座落在纪念馆碑对应的主甬道南端,采用散点布局,与自然景石融为一体。
上山甬道长560米,入口位于万松岭路中段,一对高大方正的变体狮形门柱和汉白玉贴面花圈祭坛,使入口处显得庄重而有新意.沿甬道拾级而上,登上378级台阶和休息平台,即到纪念碑前.纪念馆和纪念碑前各设有一个能容纳3000余人进行悼念活动的广场。
烈士纪念馆的建成为美丽的西湖增添了一个新的景点。苍松翠柏,烘托了革命纪念地庄严肃穆的气氛。春天,杜鹃漫山,玉兰夹道;秋日,霜叶遍地,桂香四溢。在馆区各制高地还建立了一些园林小品和茶室等服务设施。有“左揽湖右揽江”的积义亭,有掩映于松林之间的云松亭,而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南面车行道转弯处的浙江陆军监狱牲烈士纪念亭。亭内安放了“浙江陆军监狱牲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是陈云同志题写的“死难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苏渊雷撰写的碑文,以及沙孟海、郭仲选等书面名家题写的亭名、楹联,更增添了纪念亭的文化内涵。此亭也是杭州南线风景区内俯瞰西湖全景的最佳处。总之,园林式建筑是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建筑的显著特色之一。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建设过程中曾得到省委、省政府以及全省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省财政拨款1300余万元,全省各市(地)及全省青少年纷纷解囊,达400万元。各机关、厂矿团体等多次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成为纪念馆建设的一段佳话。
1992年6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浙江革命烈纪念馆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