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我的收藏|我的商城|帮助中心|返回首页
虚拟现实新闻>VR>行业用户>博物馆

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

文章来源:[SouVR.com]网络收集整理 作者:Frank/Tracy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点击数: 字号:


简介

   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是在《千唐志斋》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己故国民党起义将领张钫先生所营园林

博物馆入口

“蛰庐”的一部分,为我国现存墓志石刻的集中地之一,以珍藏自西晋、魏以来历代墓志石刻1400余件而闻名。其中尤以唐志最为丰富,多达1191件。章炳麟曾用古篆为之题额《千唐志斋》,并在尾部缀有跋语:“新安张伯英,得唐人墓志千片,因以名斋,属章炳麟书之。”斋名由来盖缘于此。


张钫

   字伯英,号友石老人。清末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早年曾参加同盟会,是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新军起义的主要策动者之一。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时,张任陕西靖国军副总司令。三十年代历任国民革命军二十路军总指挥,河南省政府代理主席及民政、建设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他曾对和平解放四川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1949年底在成都起义。解放后,张钫曾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66年5月病逝于北京。 
  张钫生前酷爱金石字画,与于右任、章炳麟、康有为、王广庆交往较密。在他们的影响下,尤其是于右任的鼓励下,张氏于1931年开始广泛搜罗墓志石刻,兼及碑碣、石雕,陆续运至其故里铁门镇。1933年前后在其“蛰庐”西隅,辟地建斋,将罗致而来的大部分志石镶嵌于十五孔窑洞和三个天井及一道走廊的里外墙壁间。其未镶嵌部分,除于抗日战争时期运陕捐赠陕西博物馆数百块外,历经变乱,散失不少。据1935年郭玉堂编次、王广庆校订,由上海西冷印社发行的《千唐志斋藏石目录》载,共计1578件。


馆藏文物

   现斋内尚存各类藏石1419件,其中西晋志1件、北魏志2件、隋志2件、唐志1191件、五代志22件、宋志88件、元志1件、明志30件、清志2件、民国志7件,此外尚存有墓志盖19件,以及其他各类书法、绘画、造像、经幢、碑碣等54件 
  这些志石都是张钫从全国各地,主要是洛阳一带搜集而来的。洛阳号称九朝古都,自东周以迄宋、明,这里都是人文荟萃之地。城北邙山,东西绵延百余公里,雄浑遥远,土厚水低,宜于殡葬,所以历代达官贵人,富户巨贾,皆迷信邙山为风水宝地,甚至有效于江南塞北者,临终还嘱其后人,不远千里,还葬北邙。所以民间流传有“生于苏杭,死葬北邙”之说,以致“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见王建《北邙行》)。 
  唐白居易有“北邙冢墓高峰峨”的诗句,足证“北邙无卧牛之地”并非言过其实。也正是这些富豪的墓葬,诱致了盗墓之风的盛行,盗墓者重于劫掠殉葬品,笨重的志石则乏人问津,多散失民间。清末修陇海铁路取线邙山脚下,掘出的志石被弃置于民间田舍。张钫留意及此,遂广为搜求,辟地建斋,妥为保存,因其事先曾与于右任达成协议,魏志归于而唐志属张,遂使千唐志斋成为全国珍藏唐志最集中的地方。        《千唐志斋》所藏唐志上起武德、贞观,历盛唐、中唐以迄晚唐,其中包括武则天的改元,安禄山的僭号,无不尽备。志主身份有位极人臣的相国太尉,封疆裂土的皇亲贵戚,雄踞一方的藩镇大吏,职司守土的刺吏太守,官卑职微的尉墨参曹;也有优游园林的处士名流,昧悟参禅的寺观洞主,以及被深锁内宫、凄凉一生、死而不知姓名、籍贯的宫娥彩女。这些墓志记载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社会活动,故又可作一部石刻唐书看待,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情况,提供极为难得的珍贵资料,起着证史、纠史、补史的重要作用。 
  “蛰庐”的匾额及“听香读画之室”的楹联均为康有为游陕过豫宿铁门时撰书,而室橱横额则为名金石家罗振玉的高徒曾任河南省博物馆馆长的关百益所题;千唐志斋门廊联为清翰林学士宋伯鲁撰写,相对东廊门植联为张人杰所书。凡此种种,莫不神采飞扬,风格卓异,与斋内藏志书艺交相辉映、引人入胜。    


现状

  千唐志斋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经过不断修葺整理,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政要名流以及书艺爱好者慕名来游,它不仅成了海外游人寻根觅宗的“千年秘笼”,也是史学家们研究唐史的一条“通幽曲径”,现在已是洛阳市对外联络开放的重要窗口,更是中原黄河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新近搬迁到《千唐志斋》的北魏石窟也引起了国内外的注目。[1]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