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人而言,对虚拟现实的向往也许是可以没有风险地体验上天下海那种飘飘然的感觉。但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带上虚拟现实头盔的目的反而是要重新拾起双脚着地的踏实感。
这是一群截瘫患者。令人惊喜的是,这种“虚拟现实疗法”还真的帮助截瘫患者们恢复身体知觉,甚至重新站起身走动。
《科学报告》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外骨骼能够帮助截瘫患者重新恢复对部分身体的控制。
这项研究属于复健研究大师、杜克大学神经学家 Miguel Nicolelis 主导的“再次行走计划(Walk Again Project)”中的项目,研究者选择了 8 名脊椎受损的截瘫患者进行治疗。
经过一年的沉浸式虚拟现实训练、视觉触觉反馈以及有外骨骼辅助的康复行走,这些在过去的康复治疗中并没有收到任何效果的患者,在本次治疗中基本上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肌肉功能恢复迹象。其中一名已经瘫痪了 13 年的女患者,甚至重新实现了独立行走。
其实,早在 2014 年“再次行走计划”就曾通过制造外骨骼让瘫痪病人再次站立起来,并且在巴西世界杯上演了瘫痪青年开球的一幕。只不过当初还没有引进虚拟现实技术,患者还是需要借助外骨骼才能站立行走。
关于虚拟现实的应用场景,爱范儿(微信公众号:ifanr)曾在《从柏拉图看 VR 的前世今生,为什么 VR 是中世纪的望远镜?》这篇文章中有过比较全面的介绍,除了娱乐和游戏,近年来教育、医疗等领域引进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斯坦福 VR 实验室 Walter Greenleaf 教授也曾介绍过,VR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可以从健康保健、医疗培训,临床诊断和医学干预这四类入手。
医学生们能够通过 VR 更直观地了解人体器官,学习医疗知识;医生也可以利用 VR 进行更精准的手术;而对于患者来说,VR 在辅助治疗创伤后的心理障碍,自闭症,成瘾症,缓解慢性疾病的疼痛,老龄化等方面也都大有可为。